合肥产投集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合肥国际陆港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

发布时间: 2021-11-30 来源: 余金凤、俞玥、李映雪、邱玉梅阅读量:3726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211697号,简称《通知》),将25个枢纽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8个,东北地区3个。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这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


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23个国家铁路枢纽城市之一、17个国家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也是连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天然纽带之一,对南北物资交流和东引西进具有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对于发挥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推动我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合肥产投集团旗下合肥国际陆港始终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合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对外开放平台,架构起国际物流通道,助力国内外经贸往来,促进本地开放经济发展,驶出了一条独具安徽特色的中欧班列发展之路。

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合肥国际陆港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班列开行亮点频出:开行规模从原先三年不到200列到现在的一年超600列,开行站点从原先的3个到目前的59个,开行频次从原先的每月1~2列到现在每周12~15列,服务范围从原先合肥、安徽5%10%的本土化率提升到现在的30%60%,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持续发展“皖货皖运”特色

合肥中欧班列创新“坐商变行商”营销模式,先后开辟合肥中欧班列“+阜阳”“+芜湖”“+宣城”等城际定向班列,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合肥中欧班列+黄山”模式成为全省样板,为“新时代的万里茶道”开辟了“快车道”。优化“门到门”的全流程、保姆式、定制化服务,开行“江淮号”“奇瑞号”“美的号”“美菱号”“康宁号”等企业定制专列200余列,安徽企业本土化率达60%左右,切实服务本土企业走出去。

 坚持完善“运贸一体”模式

合肥中欧班列围绕货运代理、国际贸易、物流仓储、跨境电商等业务板块,加强全生态产业链延伸拓展。特别是蜀山跨境电商9610、跨境电商B2B与合肥中欧班列实现了完美结合,今年67月份已先后开行跨境电商出口专列到德国威廉港,为全省跨境电商企业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稳定海外产业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生命通道”作用

在国际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合肥中欧班列发挥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的独特优势的运输优势,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陆港力量”,发运防疫物资专列至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2020年中欧去程和中亚去程班列累计运送防疫物资95批次,总货值2196.02万美元,总货重2977.3吨。

有序推进“四位一体”建设

为建设开放平台间的集疏运体系,打通内循环,实现海关+口岸+国际贸易+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四位一体”发展,合肥国际陆港不断推进项目落地。合肥国际陆港项目紧邻中铁上海局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占地456.28亩,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99756万元。目前,项目149亩一期已于1026日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一期全部建成,届时将助力合肥中欧班列发运频率提升10%以上。

精心打造“丝路星火”品牌

合肥国际陆港党支部于2019114日成立,从起步时的11名党员到如今拥有29名党员、1名发展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公司坚持“党团共建”,重视青年培养,成立至今先后荣获2020年度合肥市国资委系统“示范党支部”称号,2020年“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9年度、2020年度合肥产投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不断壮大“对外开放”平台

2017年,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仅有寥寥6人。这几年来,合肥国际陆港始终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随着公司主营业务不断发展,人才也随之聚集,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7个部门、下属2家子公司、60多名员工的现代化企业。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未来,合肥国际陆港将始终牢记国企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坚持“七强”工作主线,做大开放型经济,带动国际贸易,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勇做新趋势的瞭望者、新业态的领航者,新发展的践行者,为勇当“两个开路先锋”、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