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12-13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93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将25个枢纽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8个,东北地区3个。合肥产投集团旗下合肥国际陆港公司建设运营的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这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
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连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天然纽带之一,对南北物资交流和东引西进具有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对于发挥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推动我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合肥国际陆港公司始终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合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对外开放平台,架构起国际物流通道,助力国内外经贸往来,促进本地开放经济发展,驶出了一条独具安徽特色的中欧班列发展之路。
合肥中欧班列开行亮点频出,开行规模从原先三年不到200列到现在的一年超600列,开行站点从原先的3个到目前的59个,开行频次从原先的每月1至2列到现在每周12至15列,服务范围从原先合肥、安徽5%、10%的本土化率提升到现在的30%、60%,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12月8日,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到2000列,再创新纪录。
合肥中欧班列创新“坐商变行商”营销模式,先后开辟合肥中欧班列“+阜阳”“+芜湖”“+宣城”等城际定向班列,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合肥中欧班列+黄山”模式成为全省样板,为“新时代的万里茶道”开辟了“快车道”。优化“门到门”的全流程、保姆式、定制化服务,开行“江淮号”“奇瑞号”“美的号”“美菱号”“康宁号”等企业定制专列200余列,安徽企业本土化率达60%左右,切实服务本土企业走出去。
合肥国际陆港项目不断推进,着力构建开放平台间的集疏运体系,打通内循环,实现海关+口岸+国际贸易+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四位一体”发展。该项目紧邻中铁上海局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占地456.28亩,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99756万元。目前,项目149亩一期已于10月26日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一期全部建成,届时将助力合肥中欧班列发运频率提升10%以上。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未来,合肥国际陆港将始终牢记国企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坚持“七强”工作主线,做大开放型经济,带动国际贸易,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勇做新趋势的瞭望者、新业态的领航者,新发展的践行者,为勇当“两个开路先锋”、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贡献更大力量。(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