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3-21 来源: 科创集团阅读量:4541
近日,合肥工大智能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公司”)正式完成工商变更,成为合肥科创集团全资子公司。以此次股权划转为契机,合肥科创集团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了深度合作,将依托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合工大智能院公司两个主体携手打造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
股权划转过程中,双方就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多轮商讨:一是如何更好地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作用,让更多的科创企业从“应用场”走向“大市场”。作为我市专注于科创服务的国有平台公司,合肥科创集团给出了以下答案。
机制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
此前,合工大智能院公司仅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项目的资产持有主体,与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关联度不高。股权划转事项启动以来,合肥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合肥科创集团董事长雍凤山多次带队与合工大智能院、合工大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友好协商,双方一致认为,合工大智能院公司不仅是一个资产持有主体,更应定位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因此,在接收资产持有主体股权的同时,合肥科创集团同步推进合工大智能院旗下孵化平台的资源整合工作,将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主体与项目资产持有主体融合。为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合肥科创集团邀请合工大智能院选派专业人员共同运营管理,打造地方国资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国资引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平台资产划转是基础,创新资源整合、科创服务保障是核心。合肥科创集团自始至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推动合工大智能院公司股权划转事宜。2021年10月,合工大智能院项目股权划转相关事宜对接沟通会在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顺利举行。合肥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合肥科创集团总经理江鑫带队参加,并实地参观了园区、详细了解入驻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对接市天使基金、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支持,同时也着力为企业嫁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未来,合肥科创集团将充分连接合工大智能院在孵企业“需求端”和国有资本“供给端”,为合工大智能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对接资金支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科创企业从“应用场”走向“大市场”。
专业服务:促进创新链资本链价值链协同发展
下一步,合肥科创集团将利用现有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运营经验,配置专业运营团队,为合工大智能院提供企业孵化、创业投资和双创服务,在科研教学、企业培育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合工大智能院充分发挥合工大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迸发成果转化潜力,努力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同时以合工大智能院公司为载体,逐步拓展“技术经纪、平台运营、科创服务、产业培育、创业投资”等各板块业务,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切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自成立以来,合肥科创集团积极发挥科创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整合我市科创资源,推进校地合作进阶升级。未来,合肥科创集团将持续探索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育通道的创新机制,加强与合肥各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联系,共同打造校地合作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
延伸阅读: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由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一条主线,主攻“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储能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健康与医疗设备、物联网及大数据”七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分析服务中心、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公共计算服务中心、创新创业中心”五个中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质量检测评定、产品设计服务、公共计算平台、产业发展智库、国际合作交流”等八大功能,打造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促进合肥市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推动合肥工业大学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截至目前,合工大智能院入选安徽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单位和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实施方案,获批安徽省技术转移机构、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以及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已累计孵化企业11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