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4-25 来源: 况百惠阅读量:2191
颗粒物源解析技术是对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的技术,是PM2.5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能够准确找出颗粒物污染的“病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出“药方”,对于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PM2.5污染防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已经成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重污染过程诊断、污染防治及政策措施成效评估的重要举措。
为了做好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中科光博通过集成大气元素在线监测系统(GBQ AEMS-1000)、大气OCEC 在线分析仪(GBQ OCEC-1000)、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成分在线分析仪(GBQ WAGA-1000)、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GBQ L-01)及国内顶尖研究团队的PMF在线源解析模型等,形成大气颗粒物在线源解析系统。
整个系统通过 PM2.5及其化学组分浓度时间序列和占比情况,分析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的时间变化规律,明确不同时间阶段内主要的污染成分。通过对离子平衡、二次有机碳、二次气溶胶、来源识别、光学分析等理化特征指标进行统计,可用于进一步理解排放源和环境受体之间的依存关系,定性判断污染来源。此外,结合 PM2.5浓度分布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明晰相关气象因素对颗粒物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最终在准确识别研究区域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来源构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象要素等自然禀赋,深入挖掘源解析结果与源排放、气象要素、特殊污染事件等关键影响因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科学剖析研究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成因。
系统对在线分析仪(大气重金属分析仪、大气水溶性离子成分在线分析仪、大气 OCEC 在线分析仪、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进行状态监控、数据查询以及审核,同时基于PMF的在线源解析技术对颗粒物进行实时、在线来源解析,并以图表方式展示指定时间段细颗粒物的源解析平均结果和污染源类贡献值和分担率时序变化,为管理部门进行污染预警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激光雷达组网,还可研究雾霾生消的过程,并通过颗粒物垂直分布特征研究,了解颗粒物污染传输特性及污染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