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报刊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报刊新闻 >报刊新闻 报刊新闻

合肥产投: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发布时间: 2022-05-23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302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勉励我们,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再次强调,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

根据省市政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为坚定不移推动科技成果“三就地”,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厚植人才第一资源,更好地让创新和人才要素资源融合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合肥产投集团先后组建成立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科创集团)、合肥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人才集团)。作为我市专注科创服务和人才服务地国有平台,两家公司以合署办公地形式,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开启了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科创+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新征程。

合肥科创集团专注科创服务,重点围绕推动科技成果“三就地”,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专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下辖1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均为院地合作创新平台。合肥人才集团专注人才服务,围绕“全球化视野、多元化布局、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定位,搭建贯穿“人才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开发”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

聚焦大院大所,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从高校到科研院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之树枝繁叶茂,创新发展让无数“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的合肥,有60余家高校院所,共建30家协同创新平台,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在全国首批首挂……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已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的关键阶段。从全国看,中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批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极大推动了创新资源、人才队伍聚集,为合肥加速由科教名城迈向科创名城创造良机。从全省看,省委省政府坚持“三地一区”战略部署、“一圈五区”协调发展,紧抓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建设新时代“人才皖军”等,为合肥冉冉从历史名城升为科创新星提供舞台。

合肥科创集团和合肥人才集团的设立,背负着整合合肥市科创、人才资源的重任,着力打造专业化协同创新平台;肩负着协调政府引导与调动市场的使命,助力搭建企业与大院大所间的桥梁;担负着推动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的职责,全力探索校(院)地合作新模式。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按照“整合-新设-赋能”的总体思路,合肥科创集团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推进我市(院)地合作模式进阶升级,目前已完成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有限公司、合肥安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两大国家级孵化平台相关股权统一划转,以及合肥工大智能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工作,同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合作共建中科微电子创新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推动与中科院合肥研究研究、中科大、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

在总结、复制、推广以往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合肥科创集团不拘泥于某一种运营模式,充分尊重旗下各创新平台的个性化特点,与共建方共同探索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育通道的创新机制。

1.合肥工大智能研究院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的项目公司,工大智能院公司的划入,将加强合肥科创集团与本地一流高校的沟通联系,为后续探索平台运营模式提供样本和范例。

2.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公司:截至2022年3月,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个,公共服务平台5个,累计投资孵化企业超过200家,引入外部投资超16亿元,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授权900余项,45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8家孵化企业获得各类基金投资超过1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服务平台”等3个“国字号”荣誉。

3.合肥中科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依托中科大、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微电子学科领域的人才、技术、产业影响力优势,面向合肥市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布局研发方向,开展微电子技术研发创新及产业孵化工作,为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支撑与支持。

4.合肥市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合肥“芯火”平台(安徽省首家国家级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双创平台)运营管理。迄今已累计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技术和综合服务625家次,人才培训5300人次,预计未来每年可服务100-120支团队,有效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合作交流。

5.合肥安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11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近年来先后获得合肥市“优秀创新型孵化器”、安徽“十大优秀创新企业”等殊荣。

聚焦“最初一公里”,打造全周期投资平台

从科研创新到成果落地,不少有望做大做强的“种子项目”难免遭遇“半路折戟”的命运,全周期的投资平台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有力保障。合肥产投集团一直以来着力聚焦“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运营管理市天使基金、市科创基金、市创投引导基金等,取得良好成效。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发挥国资背景基金在促进科技成果“三就地”的引领作用,加大基金“扶早”“扶小”“扶自主”力度,市委市政府谋划成立合肥市种子基金并委托合肥科创集团管理运营。

种子基金以“原始创新、源头创新、集成创新”为主要投资标的,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基金在项目“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保障科技成果能留尽留、能转尽转、能用尽用,支持科研项目就地转化,支持科技团队就地创办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引导新兴产业集聚,重点投向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即将创立企业的科研团队或实际运营未满1年的科技企业,助力更多创新“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自今年3月份市委科创委正式审议合肥市种子基金设立运营方案以来,为切实实现种子基金破解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融资难题,合肥产投集团召集“创新+资本”平台板块各单位负责人,以旗下科创集团、创新投资公司、产投资本公司、国正公司为主体,组建跨公司、跨部室“科创服务+基金投资”团队,分别赴在肥各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平台上门对接、专班服务。期间,通过多次种子基金项目投资推进会商会,基金投资团队就种子基金具体投资路径、标的、标准等形成共识,为更高效、更有力地发挥种子基金在推动科技成果“三就地”中的作用提供坚强保障。未来,种子基金将与市天使基金、市创投引导基金等形成联动,围绕合肥市产业战略布局,持续探索具有特色的运营发展模式,积极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将“种子”洒向更多科技型企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为合肥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聚焦大平台建设,建设生态化服务平台

围绕“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发展”全链条式创新创业体系,合肥产投集团聚焦创新源头,专注建设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大平台,构建全周期、多元化、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服务、科技管理、人才服务有机融合,打造“科创+产业+资本+人才+服务”的产业生态闭环,全面引领创新驱动、要素聚集、人才发展、产业升级营造创新创业生态。

一方面,通过办活动、搭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潜能创造价值。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举办首届“全球科大人创新创业大赛”,分别作为安徽赛区承办单位和总决赛协办单位,支持赛事活动,促进成果转化应留尽留、吸引科大全球人才应来尽来;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举办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活动,吸引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双创大潮,帮助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实现创业梦想;承办安徽省“四送一服”第一工作组暨合肥市国资委“四送一服”政策宣讲及资本要素对接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进行基金、担保、借贷过桥等融资政策解读分享,促进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良好创新生态。

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深度对接,创建工作协同机制,积极承接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新职能,赋能成果转化。在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下,组建科技成果专班,选派业务骨干,赴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安徽大学等跟班学习,并建立工作对接机制,从源头上发现成果、服务转化;牵头负责“科创大脑”平台建设工作,以数字化赋能,实现全市科创资源汇聚、科技供给资源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流程的科创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在市委组织部牵头领导下,联合在肥高校院所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促进人才交流、人才发展。

合肥,创新敢为,创新有为。

自成立以来,合肥科创集团和合肥人才集团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及创新资源优化、人才资源转化,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科创+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服务链精准对接,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探索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新模式,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链接创新链各要素主体,凝练出平台运营“合肥特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耕资本投资体系建设,以创新和人才要素资源融合发展推动区域转型升级,逐步拓展“技术经纪、平台运营、科创服务、产业培育、创业投资、人才招引”等各板块业务,实现从零到一,一衍万物,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面向新征程,合肥产投集团将继续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紧扣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促进创新要素融合发展使命,通过“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发展,拓展成果转化内涵与外延,打造高效顺畅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探索实践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路径,与合肥同生共息,打造合肥市的专属“创新名片”,让“科里科气”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创集团)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