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子公司动态 > 子公司动态 子公司动态

创新院二期项目实现融资首突破! 打造协同创新平台“自我造血”新样板

发布时间: 2022-09-13 来源: 杨若凡阅读量:1664

近日,合肥创新院二期项目顺利获得商业银行18年期4.18亿元贷款,或成为我市首个获得融资的协同创新平台项目。该项目由合肥科创集团牵头,会同合肥创新院公司,为我市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协同创新平台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作为我市重要协同创新平台,受现金流不足和抵押物限制,合肥创新院二期项目的融资工作遇到了较大挑战。

为充分推动资本“赋能”,合肥科创集团主动与金融机构进行多轮沟通,综合研判选择合适的融资工具,充分利用合肥创新院位于“科大硅谷”核心区的区位优势、近期央行LPR利率下调的利好政策,反复磋商额度、利率、期限等融资方案,为合肥创新院二期项目争取到4.18亿元的大额度中长期低成本建设资金。

该笔融资将大幅降低合肥创新院二期项目成本,年均节省财务费用约240万元,同时有效解决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资金缺口,为项目早日竣工运营奠定良好基础。此次首笔资产盘活案例的成功落地,对以合肥创新院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平台提升运行效益,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举体现了合肥科创集团先行先试、充分利用科创金融优势、为旗下创新平台赋能增效发挥强大支持作用,有利于实现创新链条的有机重组,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合肥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下一步,合肥科创集团将依托“产投系”优势业务基础,充分发挥科创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探索融资租赁、公募REITs、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融资模式,根据旗下创新平台实际情况,实施“一院一策”、有的放矢的融资方案,拓宽渠道,盘活存量,通过助推创新平台“自我造血”进行良性循环,提高其市场化、企业化运营水平,实现产业投资与载体孵化的协调发展,助力科技成果“三就地”。

 

 

延伸阅读:

合肥创新院是2014年6月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注册资本2.63亿元,是安徽省首批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合肥创新院紧密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转化孵化企业近200家,其中45家企业被认定为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入选“合肥市2021年度高成长企业”。

创新院园区位于习友路与石莲南路交口西北角,占地面积9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5.4万平米,预计总投资超7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4.4万平米,已建成交付使用。二期项目投资概算5.7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建成,是合肥市2021年第二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和合肥市2021年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重点工程。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