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产投资本开展" 循红色足迹(第二季)—— 重温红色经典 " 阅读分享

发布时间: 2022-09-14 来源: 张韩、唐元元阅读量:1335

 为进一步优化支部特色党建品牌,持续打造学习型党组织,2022年,产投资本党支部推出“循红色足迹(第二季)——重温红色经典”党员读书活动。支部采取“一人一本红色经典”的学习交流方式,积极开展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分享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学习热情,提升思想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强化履职能力。

为展现支部党员的“红色家国情怀”,支部将陆续展播优质读书感悟,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以优异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红日》读后感 

《红日》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述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书中沈振新、刘胜、石东根等人物性格丰富,特别是张灵甫和张小甫,他们的反面形象更是叫绝。作者背景描写上也很生动,能把山水写得像真的一样,山东的风景和风俗作者都很熟悉,把山东的特点写得清清楚楚。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者的描述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量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者将它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希望这样的书能激发大家的爱国之心。 

《长征》读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读过此诗时,便会被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精神而震撼,为了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便找来王树增教授的著作《长征》,本书记录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经过。从飞夺泸定桥到爬皑皑雪山、过漫漫草地,翻越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度过三十多条河,走过世界上最高的广袤的湿地。

回首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必须要寻找到长征胜利的“密码”,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在书里作者这样写道,“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于是,当那面画着镰刀斧头的红旗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仅仅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领导有方、作战勇敢、群众支持等等,这些影响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背后恰恰是党和红军的坚定信仰的支撑。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使得红军经受住了长征的考验,经受住中国革命的考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更应该坚定革命信仰与理想,就必须要为党的信仰去奋斗。无论是挫折后转折,危机中转机,还是迷茫后觉醒,逆境中奋起,都离不开坚定信仰的支撑。作为一名刚入职新员工,更是要在工作中要树立、坚定自己的信仰;首先要摆正心态,明确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其次,明白自己追求什么,要求什么,以及想要什么,即明确自己的信仰。当然也不能有盲目的信仰,坚守品德底线;最后,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坚定自己的信仰,做一名讲政治、有理想、能学习、肯吃苦的产投人。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