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15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88
立足“天使”定位,激活“科创”脉搏,围绕“投资”功能,推动“产业”进步,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从全省首支政策性非盈利天使基金,发展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全国位居前列的直投型政府天使基金,逐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本链“五链合一”。
书写当下,记录历史。2022年年中,合肥产投产业研究院组织专班,深入合肥市天使基金调研访谈,采集第一手素材,历时三月创作完成专题研究《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发展报告》,全景式展现市天使基金的发展历程、运营成效和管理模式,描摹“天使人”投资本土初创企业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以期为读者捧出一部“万千气象始于天使”的成长史、创业史和奋斗史。本期,我们节选了其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一、发展概况
成立于2014年10月的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已经走过近八个年头,从全省首支政策性非盈利天使基金,到探索“覆盖全市、深耕县区、走出合肥”的发展思路,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全国位居前列的直投型政府天使基金。目前基金整体运行平稳、运营机制不断创新、被投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引导扶持效应逐步显现。
截至2022年6月底,已形成“1+12+3”的天使基金群架构,总规模达到15.46亿元,审批项目超过290个,审批金额超1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总数超过230个,投资金额超12亿元。
二、数说天使
(一)投资特色
1.投“早”——75%的被投企业成立不到3年
根据审批时企业成立年限,在市天使基金所投项目中,成立时间在3年之内的项目数量累计占比达75.4%,其中不满1年的项目数量占比高达36.9%。值得注意的是,超过85%的项目为市天使基金首轮投资,这说明市天使基金充分践行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始终以企业生命周期最前端的初创期、种子期项目为主要投资对象。
2.投“小”—— 35%的项目投资时没有营收或不足百万
早期项目由于不确定性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高,市场化股权基金往往不敢投、不愿投,市天使基金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缓解早期投资市场缺位、市场失灵的矛盾。据统计,过往所有投资中,有35%以上的项目在获得市天使基金投资时尚未产生营业收入或是收入低于100万元。市天使基金在投资金额方面也呈现了“小”的特点——对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度控制在500万元以内的比例累计高达75.4%。这一特点与早期项目资金需求“额度小、频次高”的特征相适应,另一方面在基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保障了市天使基金有能力给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3.投“合肥”——扎根合肥,项目覆盖本土11个县区
长久以来,市天使基金服务合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大局,扎根合肥,深耕县区,所有资金无一例外全部投向合肥本地创业初期企业。已投项目中,超过一半位于合肥高新区,新增投资项目更多地覆盖至经开、蜀山、庐阳等县区,有力带动了合肥各区域产业的均衡分布和齐头并进。未来,市天使基金有望实现覆盖全市的发展目标。
4.投“产业”——重点布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市天使基金立足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重点产业布局,投向的均为“硬科技”类创新项目,有力促进了合肥市相关重点产业的发展。其中,集成电路、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是市天使基金最为青睐的投资领域,在整体投资数量中占比超过60%。
5.投“科技”——1/3项目来源于大院大所孵化;50%已投项目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市天使基金着力与大院大所合作成为投“科技”的典型代表——围绕中科大、中科院、中电科、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创新院等孵化的高科技项目,利用自身的政策奖励优势弥补体系内孵化的激励短板,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截至2022年6月底,市天使基金投资来自大院大所的孵化类项目80余个,占总投资项目数量的三分之一,投资金额超4亿元。已投项目持续保持强劲的创新势能。截至2021年底,已投项目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已达到101家,占总投资项目的近50%,且多项科研成果完成了从实验室到产品、产业化的过程;同时,市天使基金已投资项目累计新增产品1886个,累计新增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319个。
6.“持续”投——15家被投企业获得过基金二次支持
对于发展势头良好的项目,市天使基金将积极通过二次增资、支持申报高层次人才团队政策配套、嫁接银行信贷等手段加大对其投资力度。截至2021年底,累计有15个项目获得了市天使基金的二次投资,其中集成电路企业6家,生物医药企业4家,装备制造、新材料类企业5家,投资间隔从1年到3年不等。
(二)赋能发展
1.长陪伴:赋能发展形成项目梯队群
市天使基金致力于投后服务,支撑被投企业快速规范发展,推动项目向规模化阶段迈进。通过资金支持、资源嫁接等多种方式赋能企业,众多项目实现了平稳发展,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销售规模、促进税收、拉动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形成了项目发展梯队。
2.引资本:投资5年内50%以上项目获得了新融资
市天使基金良好的投资效应和引领作用,撬动了更多的资本跟进投资和支持早期项目。据统计,市天使基金已投资项目在2021年度新增融资及补贴合计221886.01万元,其中新增股权类融资161988.78万元,新增债权类融资47989.65万元,新增政府补贴11907.58万元。考虑投资项目在2015-2020年获得的相关融资及补贴共计357050.15万元,若以基金投资额为基数,市天使基金累计实现的资本放大系数达到7.71倍。
3.引人才:累计引入各类高层次人才800多人
市天使基金不断拓宽项目渠道,借力资本引才,通过设置上市奖励、业绩达标奖励、主动回购等多项政策措施,让利于创业团队和企业,受到国内外科技人才的高度关注。目前,市天使基金项目共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800多人,发挥了招才引智的作用。市天使基金投资的项目中已有41家企业获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资金支持,总金额2.16亿元。
(三)县区天使
1.区域特征:包河、蜀山和肥西的被投比例达五分之一
截至2021年底,县区天使基金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4个,其中位于包河区的被投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到24.1%。作为最早成立的县区天使基金,市天使基金联合包河区组建的滨湖大学园天使子基金已经投资完毕,也是目前唯一投资完毕的县区天使基金,同时二期基金已成功设立。紧随其后的是蜀山区、肥西县,被投企业占比约20%。随着近年来市天使基金的“朋友圈”逐渐扩大,县区天使基金新增投资项目逐渐覆盖至庐阳、长丰、新站、巢湖等6个区县。
2.项目布局:双招双引项目占比超80%
在县区天使基金过往全部投资中,有45个为双招双引项目,累计占比83.3%;本地孵化项目9个,占比16.7%。双招双引成为县区天使基金的核心诉求,也成为市天使基金深入县区、发挥优势的关键策略。未来,市天使基金将持续搭建县区天使与种子基金、科技成果专班的桥梁,促进互联互通互动,带动本土创新创业。
3.产业赛道:偏好智能装备,常投集成电路
在产业赛道的选择上,县区天使基金和市天使基金一脉相承,对具有较好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硬科技”类创业企业情有独钟。县区天使基金投资过的54个项目中,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被投企业数量占比依然最高,达到51.9%;紧随其后的集成电路占比为13.0%。除此之外,县区天使基金的投资领域同样涉及到了新型显示(3.7%)、生物医药(3.7%)、节能环保(3.7%)、新能源汽车(1.9%)等。
4.两级联动:19家企业获得过两级基金共同投资
对于标的项目在发展过程中的短期、长期资金需求问题,市天使基金充分发挥旗下“基金丛林”的优势,积极采取“市级+县区”两级天使基金联动投、接力投的方式,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累计有19家企业获得过两级基金共同投资,在县区天使基金过往所有投资中占比高达35.2%。其中市级天使和县区天使联动投资的企业有8家,市级天使接力县区天使投资的企业有6家,县区天使接力市级天使投资的企业有5家,时间间隔从几个月到3年不等。
(四)退出让利
1.退出闭环:80.5%的已退项目均在五年内退出
项目有序退出充分体现了市天使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所构建的募投管退闭环运营,在实现基本收益的同时,也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及循环使用。截至目前,市天使基金已经投资的211个项目中,退出股权项目36个(含11个部分退出项目),合计收回投资本金1.62亿元,回收金额占6.24亿元总规模的26%,累计投资收益6633.62万元,累计收益率达10.63%,平均投资时间周期40.77个月,即市天使基金退出前持股平均超3年,80.5%的已退项目都实现了在市天使基金投资五年内顺利退出。
2.让利团队:44个项目退出让渡收益超10亿元
国有资本,尤其是带有政策属性的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财务回报。市天使基金作为非盈利性基金,坚持“让渡收益、共担风险”,不与创业团队争利,鼓励和支持创业团队回购基金投资所形成的股权,且退出条件通常相当优惠。截至2021年底,天使基金群已对44家企业实施股权退出,回收本金2.19亿元,让渡收益总计超10亿元,极大激励了人才团队在合肥创业的热情。
三、经验启示
(一)聚焦项目,做好耐心资本
做好自己,等风来!天使投资团队铭记市天使基金的设立原则,诠释“耐心资本”的真谛,不盲目追逐热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项目选择上,聚焦项目本身,按照“投硬科技”“投高科技团队”的思路,重点关注项目的技术价值、科技属性、产业价值等因素;在项目出现困难时,天使基金基于扎实的团队专业锤炼培养,主动判断行业、研究行业、挖掘行业规律,在项目发展的“梗阻期”及时给予融资助力,多次成就“雪中送炭”的投资佳话。
天使基金作为政府投资基金的特性,使得市天使基金收获了“安全感”标签。这种“安全感”,源于市天使基金的全程陪伴,只要企业扎实运营,市天使基金始终站在背后陪伴成长、支持发展;源于其不干涉项目经营,让渡企业发展红利于项目团队,保障团队在后期发展中的控制权;源于政府基金的背书效应,增强了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甚至成为项目后续融资的关键突破口。
(二)关键特色,做直投型天使基金
与国内许多以参股子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式的天使基金有所差别,合肥市天使基金采用直投方式。做直投,意味着承担投资中最苦最累的活。
最苦最累,却能锻造卓越品牌。天使团队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从项目搜寻、项目筛选、项目评估、尽职调查,到投资合同、投后管理,再到最后成功退出,整个过程全心投入。从最早一批项目来自市科技局推荐,到深挖科研院所孵化项目,到同行内互相推荐,再到沿产业链搜寻项目,到已投项目资源推荐,到企业家朋友圈交流……开荒拓土的精神,使得市天使基金在合肥这片土地上越扎越深、越扎越实,形成了天使投资影响力,铸就了“合肥市天使基金”的卓越品牌。
最苦最累,却能赢得城市产业未来。直投与母基金的作用逻辑不同,直投在产业氛围的营造、产业信心的塑造、产业团队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天使基金撒下的种子,使得合肥的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外部投资机构纷至沓来,合肥“最牛风投城市”的称号越发响亮,产业基础越发深厚,科创氛围越发浓烈。
最苦最累,却能锻造一流团队。多年的直投,让投资人员扎根一线,熟悉项目、熟悉产业。众多的项目实战经验将团队历练成一支懂投资、懂技术、懂行业、懂管理、懂政策的精锐之师。项目经理看项目、投项目,以及更多的管项目、投后服务,累计1700多个项目投资的历练,使得团队和创业者一起深入到实践中,真正了解行业,理解投资。
(三)投资联动,打出投资组合拳
天使基金群切实发挥好贯彻国有投资导向、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打出投资组合拳。一方面是市级与县区天使的联动。市级天使基金与县区天使基金由于其定位、投资流程、市场化程度的差别,形成了联动投资、接力投资,助力企业成长。另一方面,依托合肥产投集团优势,市天使基金与产投系基金联动。天使基金作为聚焦在早期的基金,与产投系初创期、成熟期的基金协同作战,形成投资组合拳,构建了良好的全周期基金生态。
(四)熟能生巧,洞悉“好项目”的判断逻辑
判断一个项目的关键,聚焦在“人”和“事”两个因素上。“好赛手”往往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好赛道”则是实现产业布局的抓手,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好赛手”,聚焦在团队配置和团队能力两个维度,配置包括团队的完整性、关系的紧密性等,能力包括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好赛手”的团队配置和团队能力相辅相成,重点是能凝聚和体现团队能力,团队成员的配置是否能够满足技术、管理、市场等关键领域的发展需要,这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也是评判项目的关键因素。在天使基金投资项目中,“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的组合,成为一种较易实现初创企业快速发展的模式,我们将其称之为“最佳拍档”。
一个“好赛道”,聚焦在项目的业务领域。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在于企业家的辛苦努力,另一方面也在于正确的选择。对于市天使基金来说,“好赛道”可能要具备某几个或一个特征,或是聚焦技术,以科技属性为特征的专精特新,以突破卡脖子的重点产业领域,以解决实际需求出发的技术创新;或是聚焦模式,以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新业务,以新应用场景构建触发新需求……“好赛道”的评判标准并不唯一,但是它所在的业务领域总有一些亮点熠熠生辉,吸引着投资人给予关注与支持。
(五)投成朋友,天使基金与创业者的信任互换
投后赋能实力已经成为天使基金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一环。对于一个成长性的企业而言,资金需求最易满足,外部资源的整合则更为重要,包括资源的赋能、技术的赋能、政策的赋能、生态的赋能。市天使基金的专业赋能经验经过多年实践获得了正向反馈,得到了创业团队的充分信任,达到了“投成朋友”这样一种难以复制且循环向好的最佳状态,真正实现了投资者与投资项目成为风雨兼程的同路人。
信任拓展是你来我往的求索与给予,资源反哺则是信任的延伸:一是天使投资项目来源中,已投项目资源推荐、企业家朋友圈交流都与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懂技术的科学家在项目研判、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天使团队支持;三是项目的沟通开拓着天使基金的投资思路,沿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成为新的投资路径;四是天使投资的陪伴与让利,使得天使系基金在后续融资及Pre-IPO市场化投资中获得优势。
集团战略发展部(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