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15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1667
9月13日,省长王清宪主持召开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科大硅谷启动运行方案和相关制度,部署近期工作。9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大硅谷建设 安徽构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高地》一文,聚焦安徽合肥“科大硅谷”规划建设。
“科大硅谷”是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
“科大硅谷”核心区示意图
在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清宪强调,要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开放创新,强化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一流标准推进科大硅谷建设。省领导刘惠、虞爱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出席会议。
王清宪指出,应对加速演变的百年变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战略主动。建设科大硅谷,是安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自觉担当,是立足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行动,是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发展大势、心系“国之大者”,努力把科大硅谷建设成为体现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之谷。
王清宪强调,建设好科大硅谷,关键要“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使这里成为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力强劲、体制机制活跃的卓越创新中心。要建设一个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的科大硅谷,突出人才、技术、资本三大要素,建立起高效的资源汇聚链接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相互耦合、彼此成全。要建设一个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大硅谷,让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掌握决定权,让科研活动更多成为产业活动、经济活动。要建设一个靠开放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科大硅谷,以高端人才链为纽带,深度融入全球高科技供应链,集聚更多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等资源。要建设一个包容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完整的科大硅谷,让科研、人才、产业、资本实现完美链接,让这里充盈着学术的热烈、科学的理性和生活的温馨。
王清宪强调,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健全省市校三方合力推进机制,为科大硅谷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要优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在企业、项目和人才招引方面开辟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加快政策落地,在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让科大硅谷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下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今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大硅谷建设
安徽构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的精彩内容吧!
金秋时节,安徽干部群众豪情满怀、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合肥高新区“科大硅谷”内,中安创谷科技园工地上,工人们正加紧施工,确保如期开园;创新服务中心大楼里,“科大硅谷”运行筹备专班组的工作人员忙着接待前来咨询的科研团队和研发机构……
今年6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安徽将在合肥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功能承载区,目标到2025年,汇聚国内外各类人才超10万名,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
“这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重要抓手。”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徐志表示,将推动“科大硅谷”高起点、高质量建设,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进一步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
《“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同时,一个以省长为组长,省、市两级相关负责人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任副组长的“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宣布成立,一个全新运营模式的服务平台开始形成,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激励、投融资等方面的“22条扶持政策”同步推出。
对成果在“科大硅谷”转化落地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建立“团队+基金+载体”单元运营模式,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这些政策借鉴了先发地区的经验,并结合了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合肥市发改委总工程师张志介绍,中科大还将创建“科技商学院”,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支持学校科技成果在“科大硅谷”转化落地。
今年5月,彭姣和她的科岛科林等离子体清洗设备博士团队入驻“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学岛驿站,并申请到200万元的种子基金。团队研发的几款重点产品,均实现技术创新。“这些政策让我离创业梦、创新梦更近了一步。”彭姣说。
“一些科研团队、初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资金。”合肥市发改委科学中心处处长张杰说,“《‘科大硅谷’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投早投小。种子基金的设立,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实现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据了解,今年合肥种子基金计划投资近7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目前,“科大硅谷”的“磁吸”效应开始显现。仅由“科大硅谷”全球事务部对接、储备的重点推进项目就达56项,其中科大科研团队或校友项目40项。“方案推进之快速,超出预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秘书处主任王昱说。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将‘科大硅谷’打造成创新之谷。”“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