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18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92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科技即产业”的有关精神,解决当前科技创新发展中科创资源散、资源对接堵、资源可用度低等问题,在合肥市委科创委统筹领导,合肥市科技局牵头策划下,由合肥产投集团推动落实,合肥科创集团负责具体执行,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搭建合肥“科创大脑”平台,实现高质量创新资源的汇聚和高效利用,为企业、专家团队、高校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高质量、全链接的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的科技数字化服务,推动“资本”与“知本”的无缝衔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一、回首来时路
2022年4月起至12月末,历时37个项目工作周,合肥“科创大脑”平台迭代发布逾27次,响应功能点逾150条:
2022年4—6月:项目工作组成立,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围绕项目交付功能清单,进行需求对接与业务分析,推动平台产品设计与研发评审。
2022年7月:科技成果征集分析研判系统、揭榜挂帅系统、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等功能发布上线;科创平台V1.0版本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使用。
2022年8月:双需对接功能研发上线,并在原有技术需求基础上,新增应用场景需求与其他需求,扩充了平台创新需求库种类。科创平台搭建了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的线下双需沟通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政产学研用金融合发展。
2022年9月:科技成果征集分析研判系统与科技成果库功能优化迭代,发布上线。科创平台实现了科技成果从发布、到审核、再到评价的全流程成果入库闭环管理。
2022年10月:合肥“科创大脑”平台小程序发布上线,作为科创平台的轻量版应用,便于用户在移动端随时随地了解科创信息、处理科创业务。
2022年11月:专家库管理功能建设完毕,发布上线;至此,科创平台建立专家人才库,为科创资源研判分析提供专业支撑。
2022年12月:揭榜挂帅功能优化迭代,科创门户交互体验升级。合肥“科创大脑”平台一期建设项目功能研发完毕,并在一期项目基础上,提前建设了“双需对接”“专家人才库”等二期规划内容。
二、突破正当时
一是打通信息孤岛。完善一体化的科创业务数字化建设,打通高校院所、企业、政府等科技服务信息孤岛,实现与合肥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皖事通等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资源共享。
二是汇聚科创资源。聚焦科技成果发掘难点问题,依托市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建成“科技成果库”,同步建设“创新需求库”“揭榜挂帅项目库”“高企库”“国科小库”“法人机构库”“专家人才库”等功能模块,实现高质量可转化成果、创新需求等科创资源汇聚。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依托合肥“科创大脑”平台汇聚的科技成果、创新需求等科创资源,搭建“揭榜挂帅”“双需对接”等场景应用。
三、翘首新征程:
自2022年7月系统试运行以来,平台已汇聚高质量的可转化科技成果2765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肥新成立企业306家。导入科创资源,高新技术企业45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05家,高校2803所,科研院所85所。此外,通过“合肥科创大脑”平台发布了揭榜挂帅项目232件,发榜金额累计9.204亿元,其中揭榜完成的榜单量共计129件,揭榜金额累计5.473亿元。促进双需对接会67场,促进550余家企业技术产品与应用场景的精准对接,充分发挥科创集团在合肥科创生态构建中的枢纽作用,为矢志不渝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贡献磅礴力量。
未来,我们将不断利用知识图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合肥科技服务智能化水平,包括科技成果与创新需求的智能匹配、优质项目的智能挖掘、合肥市重点产业链技术图谱建设以及产业链技术优势、短板和特点的分析,为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打造“科里科气”的科创名城,提供科创有“数”,产业有“谱”的科学支撑。一是遵照常态化需求对接工作机制,按月收集需求,按月改进开发,不断升级和优化平台功能,提升便利度,加强交互性,深化功能性,为合肥科技创新事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二是与科创集团各类业务协同联动。依托科创集团资源优势,细化科技成果评估的指标,不断完善概念验证功能,发挥资本招商的优势,利用“基金+基地”工具支持海量项目资源转化落地,最大限度地帮助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匹配资金支持,加快产业化进程。
三是增加用户集聚度和业务必要性,提升平台知名度。不断丰富平台功能,逐步吸引更多中小企业注册、使用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传播和解读科技政策,实现更多技术方案的开发和融合,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