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强化管理 落实责任 确保公司安全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5-31 来源: 集团公司.办公室阅读量:3561

   

    安全生产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俗话说:“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安全工作的好坏,从大的方面讲,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小的方面讲,则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随着公司授权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趋多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日益凸显。对此,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拟从以下方面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积极开创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大法”,它具有可操作性强,简捷、易懂的特点,属企业内部强制推行的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武器。要想拥有一部符合企业实际,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做到: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情况编写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制度、规程管安全,不仅要做好编写工作,更重要的是全体员工要知情、熟悉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防止出现规定与执行“两张皮”的现象,防止出现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未落实在行动上的现象。

    二、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全面管理格局。

    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一定要严格。各级安全管理部门都以安全生产责任状等形式,明确目标。逐级将责任传递,使全体员工人人肩上有压力、有责任,使具体指标量化到每个人身上,才是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之关键。根据各下属单位的实际情况(管理难度、自动化水平、重大危险源、职工人数等)编写不同内容的安全责任状,以责任状的形式明确从企业“一把手”到普通员工,从董事会、经营班子到班组,涵盖所有职能部门、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事事安全有人管,层层安全有人抓”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

    三、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管理职能,打造一支“呱呱叫”的管理团队。

    一是各下属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相应的机构,并且要根据机构、人事和安全生产形势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每月要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健全公司、生产车间和班组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责任心强、愿意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车间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安全员,每个班组由班组长担任兼职安全员。

    二是成立公司安全综合检查组,从公司全系统选拔有丰富经验的安全人才组成,制定综合检查组的工作职责,并根据安全形势,不断调整安全检查的重点和内容。每两个月组织一次综合检查组大检查,结合责任状进行考核,注重过程控制。

    三是鼓励安全员参加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在工资待遇上按国家安监总局和人事部的相关政策执行,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公司的安全生产人员队伍有理论、有实践,敢于管理,又善于管理,成为一支“呱呱叫”的管理团队。

    四、采用标准化和“三标一体”管理的模式,推动安全管理上台阶。

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推行标准化管理。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已经通过“三标”认证的,要保持良好的运行;未通过“三标”的,逐步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工作,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科学化。

    对涉及危险化学品、建筑、机械安全标准化的单位,必须按照省、市安监部门的要求通过标准化验收、取证工作。

    五、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排查隐患并消除隐患。

    各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中必须要有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把隐患排查工作当成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来抓,把隐患排查与事故预防有机结合起来。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三方面来开展此项工作。

    一是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构。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小组。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人的思想隐患排查工作。如,为确保“四体会”、“世博会”期间的安全,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盯紧“高危”人群,确保安全生产秩序;继续强化双休日、节假日、夜间的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有效杜绝“三违”现象。三是要加强现场安全、消防检查。各单位要每月进行检查考核,要利用仪器、仪表等检查工具来查隐患,必要时可借助消防、质检、安监、安全评价机构等外部力量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备、设施全面检查。四是加强生产车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严格动火、登高、起重、设备内作业等高危作业的审批,确保生产系统安全。五是通过设立安全生产隐患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多种形式举报违章指挥、事故隐患。对举报的情况,一经查实,要按隐患的级别给予奖励,调动全员参与排查事故隐患的积极性。

    六、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提高装置本质安全。

    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加大安全投入。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物质基础,用先进的设备和完备的安全报警、联锁装置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实时动态地对生产系统实施监控。

    一是要确保生产装置、人员密集场所的联锁、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的完好,提高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化。二是进一步补充安全、消防、道路安全标志、标语。三是要依据《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针对有害因素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四是要定期对特种设备、防雷设施进行检验。五是要积极部署“安全生产月”活动,近期要出台活动方案,并做好宣传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

    七、强化全员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助于人们掌握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

    一是对公司全系统高、中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任职资格培训。使中、高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杜绝违章指挥。二是每年至少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职业技术培训、考试。三是加强对电工、焊工、厂驾、起重、司炉操作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和复审工作。四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

    八、事故处理要严惩重处,公示处罚结果。

    安全学者海因里希通过对55万起事故的统计分析,总结出1:29:300的“海因里希事故金字塔”理论,也就是说,在330起事故中,300起是无伤害的事故,29起是轻伤或轻微伤的事故,1起是重伤或死亡事故。只有减少无伤害事故,才能达到杜绝重伤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加强教育培训和风险控制的同时,要按照“小事故重处理”的原则,加大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力度。严格按照年度《安全责任状》进行经济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OA上和各单位公示栏予以公示,以儆效尤,让员工看到公司坚决做好安全工作的决心。

    九、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班组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管理的重心要下移,关口要前移。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到基层、放在班组,只有基层的安全工作做得扎实,整个公司的安全管理才会迈上新台阶。

    各单位要根据生产性质、季节性等特点,开展好班组安全活动,明确活动次数和内容要求,使之进一步规范。

    十、积极培育公司的安全生产文化,以企业文化促安全。

   “人管人、点对点;制度管人管一片;文化管人才全面”这句话用于安全生产管理非常实用。安全文化要注重人的观念、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等手段来改善其安全行为和意识,使员工从被动服从管理,转变为主动自觉遵章守纪,能够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

    美国杜邦公司百年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获得巨大的品牌和经济效益,在工业界,“杜邦”与“安全”几乎成为同义词,杜邦公司“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各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要充分利用内部OA、黑板报等平台,大力弘扬安全文化。通过编发安全专刊等形式,不断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在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展现自我的平台,提高公司全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安全工作永无止境,责任重于泰山! 我们坚信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各单位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大力配合下,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势会愈来愈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将恪尽职守,发扬“铜头、铁嘴、蛤蟆肚子、飞毛腿”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扎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为打造平安国资不断努力!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