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11-08 来源: 集团公司.办公室阅读量:437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启动,合肥经济圈建设,作为省会城市、示范区的核心和合肥经济圈的龙头,我市企业有哪些值得借鉴推广的改革创新举措,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市民高度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市国资公司、市国投建设公司负责人,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市国资公司董事长兼合肥担保协会会长俞能宏先生介绍,市国资公司全资子公司市国投建设公司大胆进行金融创新,在我市首开工程担保先河,短短一年时间工程担保额突破4亿元,在我市担保界异军突起,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该公司成功“试水”工程担保,对皖江开发中如何完善支撑体系也颇具启迪意义。作为一家改制转型企业,该公司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紧紧围绕“改革、创新、服务”这一主题,找出路、定战略、拓主业、谋发展,在困境中奋力拼搏,实现利税近1700万元,其中2010年1-9月实现利税 1100多万元,另提取担保风险准备金380多万元。国投建设实现改制平稳过渡、不菲的经营,应该是我市事业单位改制转型的成功范例。
国投建设成功的奥秘何在?金融创新的主要举措和现实意义有哪些?
创新可展业
国投建设成立之初,仅有房产出租一项业务,业务收入难以维持日常经营管理,更谈不上发展。
市国资公司董事会敏锐地预见到了这些问题,并专门抽调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投融资人才负责和参与国投建设的经营管理,期望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投建设注入新血液、带来新思路、产生新转机。
在国投建设谋划主业定位和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市国资公司结合创新担保等公司金融创新和战略管理的生动实践为大家启发思路、指点迷津、提神鼓劲,要求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转变观念,发挥投融资人才和市政建设管理人才潜在优势,将改制转型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开辟工程担保“蓝海战略”新天地。
经过广泛调研、充分探讨,国投建设公司确立了“以存量业务保生存、以增量业务促发展”的经营方针,争当工程担保地区龙头、全国同行业一流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市国资委和市国资公司的批准。
工程担保在我市具有现实需求和巨大潜力,但由于专业性强,过去鲜有担保机构涉足,属于竞争激烈的担保领域里的一隅“蓝海”。国投建设公司自2009年9月底实现工程担保业务“破冰”以来,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短短一年担保额突破4亿元,一年跨过同规模担保机构几年的业务台阶。国投建设作为我市工程担保的排头兵,为我市担保行业开辟出一片新的业务领域。
资源巧对接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国投建设能成为我市工程担保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靠的是资源对接,靠的是熟悉工程建设的环环节节。
先发地区工程担保业务的成熟运作,我市工程担保市场的巨大潜力,弄潮多年的我市众多担保机构不是不清楚、不动心。事实上,同属国资系的市创新担保公司从六年前开始就多次打过工程担保的主意,但因缺乏专业人才和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割爱。
大建设以来,我市每年重点工程建设投入高达数百亿元。仅履约担保一项,年担保需求就有数十亿元。这还没算上先发地区担保机构早已涉足的民间投资建设项目的担保需求。而在我市,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金融创新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施工企业缴存现金和银行保函成为工程建设项目担保的主要形式。巨大的工程建设市场与潜在的工程担保市场,像两条并行的铁轨,长期不能对接,造成金融资源极大浪费。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市国资公司主导市政办改制转企,接收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市政建设管理人才。发挥市国资公司在金融服务的口碑和投融资人才较多的优势,将投融资和市政建设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无缝对接,进行金融创新,开辟酝酿已久的工程担保新天地,已经瓜熟蒂落。
市国资公司从创新担保公司抽调干将担任国投建设公司董事、总经理,与具有市政建设管理经验丰富的原市政办领导组建了国投建设第一届领导班子。这一手开篇布局的好棋下活了国投建设这盘棋!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国投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力推工程担保业务,敲开市场坚冰,弥合工程建设市场和潜在金融市场的缝隙,产生了资源对接的倍增效应。
四两拨千斤
国投建设成立时,市国资公司正面临国企改制、解困方面投入资金过大、投资能力受限的难题,但仍设法筹措4000万元现金、6000万元房产共1亿元,投向国投建设。2010年9月底,因业务开展需要,市国资公司又追加2000万元现金,将国投建设公司的注册资本结构调整为8000万元货币、2000万元房产。如此高起点的资本规模,显示了市国资公司董事会对开创工程担保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向合作银行和工程担保受益人展示了国投建设的担保实力,也为国投建设工程担保业务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国投建设公司瞄准工程担保细分市场稳扎稳打,不断进行业务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共办理担保项目88个,担保额49892万元、在保余额46641万元,涉及受保企业60多家,对应的工程合同金额近40亿元。在保余额为注册资本货币部分的5.8倍,超过全国担保行业同期的平均放大倍数2.15倍,代偿率、损失率均为零,实现了担保资金的有效放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1亿元注册资本放大十倍计算,该公司每年可实现担保10亿元,为建安企业激活建设资金近13亿元。担保资金的“杠杆”效应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日前,俞能宏先生专门约谈国投建设公司两位负责人时明确指示,国投建设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实施和合肥经济圈建设带来的难得商机,奋发图强,尽快做大做强。要在持续注资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不断扩大直接出具工程保函业务量。在不需要政府追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持续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努力成为我市乃至全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服务最优的专业工程担保公司,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服务大建设
经过5年多实践,合肥大建设走得越发坚定,越发从容,“又好又快”成为合肥“大建设”十分抢眼的招牌。
然而,过去的工程保函经常难以按招标文件要求及时提供。向银行缴纳全额或高比例保证金,笔数少、金额小,中标企业还能承受,笔数一多、金额一大,中标企业施工的资金就转不开了。因此,保函办理成为影响施工合同及时签订、工程及时开工的一大制约因素,业主单位和中标企业叫苦连天。
业内人士表示,“工程建设企业来合肥‘揽活’,找银行担保,一般要支付合同价30%-100%的现金,或用实物抵押。”而建筑业企业大多不具备土地、设备、厂房等抵押物,所以只能用现金担保,而动辄数百万元的担保资金无疑给不少企业带来资金压力,使他们不敢继续投标,建筑市场的全面繁荣和充分竞争受到制约。
国投建设开展工程担保业务以后,这种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专业担保机构办理保函的快捷性在校安工程中得到了检验。”据国投建设总经理赵学奎介绍,今年暑假前,我市30所市属学校的108个单体加固工程启动,9月秋季开学前,工程必须全部完成。这意味着留给施工企业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面对如此短的工期,分秒当争。然而,银行担保办理短则15天,长则月余。尽管校安工程担保笔数多、金额小、收益少,国投建设没有退缩。他们抽调业务骨干,加班加点,争分夺秒,特事特办,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保函办理业务。最快的一笔,上午递交申请,下午就完成了全部手续。
国投建设公司凭借“精细、高效、快捷”的服务理念,站稳了市场,也赢得了业主单位和受保客户的广泛赞誉。今年8月,江苏兴厦建安公司负责人一行数人冒着酷暑,专程到国投建设公司送上一面“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合肥建设保驾护航”的锦旗,表达了众多受保客户的心声。
国投建设公司服务大建设的优势有哪些?赵学奎总经理介绍道,保函办理更快捷,能满足我市大建设“又好又快”的要求,这是一大优势。“校安工程”就是最好注脚。
第二大优势是,保后监管更专业、更到位,能有效协助业主防范工程项目风险。该公司除项目小组例行监管、风险管理部定期排查外,还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保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以参加工地例会、现场走访、工地巡视等形式对在保项目进行保后监管。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或潜在风险及隐患,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单位发出预警,协助业主和施工单位强化工程管理,化解工程建设风险。
“由于国投公司的担保支持,施工企业的保证金被盘活、资金压力减轻,从而提高了施工能力和工程建设效率,工期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赵学奎补充到。据统计,国投建设开展工程担保业务以来,共为受保企业盘活各类保证金近5亿元,有效降低了受保客户的资金压力和资金成本。该公司还以融资担保、委托贷款等方式,缓解建安企业施工过程中周转资金困难。国投建设的融资服务,为大建设激活了闲置和低效的金融资源,客观上提高了建安企业的施工能力,间接支持了我市大建设资金投入。
实际上,工程担保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老大难问题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赵学奎先生介绍,外地有现成的案例。2007年春节前夕,成都某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近200万元,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因担保公司为该工程提供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并及时代付了施工企业欠付的农民工工资,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各级政府的精力没有被牵扯,宝贵的行政资源得以节约。我市尽管实行了施工企业定额缴存农民工支付保证金,但农民工讨要工资事件时有发生。引入专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不失为一条治本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