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国资动态 >国资动态 国资动态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

发布时间: 2017-02-16 来源: 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阅读量:5452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至此,《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文件,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抢占制高点

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实现突破,捷报频传。中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方面,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在“1+X”规划体系中,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占据重要地位。实施指南的目标就是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借力互联网

用户在网站上发布需求——一台适合婴儿使用的无声空调;很快,这个需求被发送到工厂,工厂为这个需求匹配了有风无声离子送风技术。于是,一个成熟的个性化定制创意诞生了。这一情形,发生在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

29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参观了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高度赞扬了这里的智能制造模式。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先后提出了“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15》的规划蓝图,这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国制造2025》指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在“1+X”规划体系中,《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则进一步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具体方向。

 

建立新机制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作出了顶层设计。

苏巍是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东南大学的兼职产业教授。他与学校联合开展技术研究,研发了多款600V单片全集成浮栅驱动芯片,成果斐然。

选聘产业教授正是近年来江苏省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中国制造2025》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列为战略支撑与保障措施之一,提出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