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3-02 来源: 集团公司.办公室阅读量:5468
皖江物流(600575)控股股东整体改制的消息,透露出安徽国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
皖江物流3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下简称淮南矿业)将进行整体改制,并与皖江物流协商共同推进淮南矿业整体上市工作。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多方获悉,安徽省国委已经明确将督促省属企业“一企一策”研究谋划改革工作,实现改革全覆盖。目前安徽省属旗下国资企业均已成立改革工作小组,2017年安徽将加速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淮南矿业改制2017年打头阵
根据皖江物流3月1日晚发布的公告,淮南矿业将进行整体改制。改制完成后,将实现非能源业务相关资产置出淮南矿业,淮南矿业的股权结构、治理水平、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优化、提高。
淮南矿业是皖江物流持股56.85%的第一大股东,而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淮南矿业75.16%的股权,是淮南矿业的实际控制人,中国信达持有淮南矿业24.84%的股权。由于淮南矿业在前次重大资产重组中承诺,将以皖江物流为其从事能源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平台。这也意味着,在改制完成后,淮南矿业将会通过皖江物流实现整体上市。
淮南矿业的内部人士向e公司记者透露,淮南矿业整体上市大概率将借鉴“江汽模式”。2015年,同属安徽省国资委管理的江淮汽车集团作价64亿元整体上市,其中引入央企建投投资为战略投资者,集团高管和技术骨干通过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股江淮汽车,实现股权激励。
但和2007年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江汽集团比起来,淮南矿业集团改制和整体上市更加任重道远。作为大型煤炭集团,“百年淮矿”目前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除了能源板块(煤炭、电力资产)外,其他业务板块还包括房地产、物流、金融和技术服务等,非煤产业体量很大。
淮南矿业的整体改制工作拟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皖江物流提示,改制方案须上报安徽省国资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批是否需要修改、能否获批、何时获批等具有不确定性;改制能否按时完成,具有不确定性;整体改制工作完成后,淮南矿业拟上市资产质量、业绩水平等是否、何时具备实现整体上市的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淮南矿业实现利润10亿元,同比减亏增盈30亿元,其中金融产业贡献利润4.75亿元,电力产业实现盈利11.45亿元。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煤炭行情的转好,此前淮矿物流遭遇的钢贸危机,都推动了淮南矿业抓紧改制改革。
“三驾马车”拉动改革提速
实际上,国资大省安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开展,如今则是向深处推进。据e公司记者了解,2014年起已有多家省属企业向安徽省国资委提交集团改制方案,但未获得通过。国有资产保护与员工激励间如何平衡,仍是难题。
据了解,安徽省国资委旗下共有28户省属国资企业,旗下控制皖能电力、皖维高新、海螺水泥、安徽合力等17家A股上市公司。目前安徽国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40%,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将达到60%。
资料显示,2016年安徽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525.5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296.2亿元,同比增长58.7%,创近五年新高。与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相比,安徽省属企业利润总额位居第6位,在中部地区居于首位。
去年下半年就任安徽国资委主任的李明,把业绩增长归功于改革和监管措施的跟进。仅在上市公司层面上,2016年安徽国资动作并不算少,包括:安徽水利吸收合并建工集团,铜陵有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定向增发购买大股东资产,华安证券、安徽天然气完成IPO发行,长城军工IPO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有相关省属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尽管已有上述举措,但去年安徽国资改革进度被认为“整体较慢”,今年起将提速。具体地说,要在安徽国资系统中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改革、规范董事会建设、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长期激励”等六项试点工作,其中整体上市、员工持股和引入战投被认为是推动安徽国企改革大提速的“三驾马车”,具体实施仍执行“一企一策”。
在今年年初的一系列活动上,安徽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都明确要加速推进改革。涉及到上市公司,除了可能加速的整体上市外,当地国资委还曾明确表示,准备启动全省10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工作;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多种形式的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