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6-07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307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从尚且牙牙学语识字到能够执笔作文表意,阅读一直是我认为开拓视野与思维、收获知识与成长最好的途径。虽然自己的第一本读物早已模糊忘却,但是一说起在困境中凝聚正能量的书籍,有一本书总是首先在我脑海中浮现,难以忘怀。
这是我在学生时代阅读的一本小说,英文原名是Angela's Ashes,直译为“安琪拉的灰烬”。当然很多人阅读后都觉得另一个译名“天使的孩子”更加直白易懂些,因为这本书讲述的主人公就是安琪拉的长子——弗兰基。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作者弗兰克.麦考特忠实还原童年生涯的回忆录。这是作者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平凡的孩子,面对无尽的贫穷与苦难,依然与命运抗争,坚持追寻梦想,给予读者无限感动的故事。
人们常说,人类的成长总是离不开苦难。也许是因为作者写这本书时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所以他才可以用平静甚至是幽默的语调将人们在战后爱尔兰这片废墟中的艰难生活娓娓道来。事实往往比文字背后更加残酷,我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怎样苦难的家庭:有一个无能的酒鬼父亲,有一个悲哀且惊慌失措的妈妈,有一群食不果腹的弟弟妹妹,而且还不断因为疾病一个个失去...在这样一个以生存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下,小弗兰基总是乐观的,他的一段话在书中很经典:“尽管我们在物质上非常贫穷,但我们总是很快乐,有很多渴望,很多梦想,很多激情,我们感觉很富有。”是的,生活中的诸多苦难虽然给弗兰基一家的生活蒙上了一层灰烬,但并没有熄灭他追逐梦想的小火苗。
小说中经常会描写的情节很是打动我,酒鬼父亲又一次将一周的薪水挥霍一空大醉归来,实在是令读者可气又可悲。弗兰基却从没有埋怨过父亲,因为在他心中只会想起那些清晨父亲给他说的传说中的英雄库胡林,落在第七台阶上天使,罗斯福...弗兰基在慢慢长大,他做过各式各样底层的工作,只为有一天能够存够钱,登上开往美国的游轮。终于有一天,他怀揣着梦想站在油轮的甲板上,向未来全新的生活出发,而这些在作者后两部续作《就是这儿》、《教书匠》中有所介绍,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弗兰克的经历不禁又让我联想起另一部成长类型的作品,那就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的下层人民也是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正因为如此,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才能在苦难中得到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并执起笔创造出一部部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的著作。托尔斯泰在阅读《童年》后,感叹并好奇于那么多的苦难没有将高尔基变成一个坏人,而是促使他成为了一名作家,“天使伴我成长”便是高尔基的回答。这句话让我在阅读了一系列类似的成长作品后产生了许多共鸣。
我们这一代很幸运,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摧残,也没有感受过战后的萧条,我们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时代里,可这些并不代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失望、痛苦与绝望。小时候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我总会幼稚地希望有天使出现,带领我走出困境。可随着阅读与经历所带来的成长,让我明白“只要心地纯净时,天使就会出现”。
书中弗兰基就遇到了许多天使,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妈妈——安琪拉。这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女人,会讲粗话,会抽烟,也会大声斥责孩子;可同时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好妈妈:为了一家子生计,她可以不顾尊严去领取救济甚至讨要富人家的残羹冷炙,为死去的小女儿可以三天不吃不喝,也会为即将离开的儿子唱着动听的歌曲送行。同样的天使还有善良的杂货店老板,仁慈的丽塔修女,向父亲一样的帕姨夫,总在抱怨却从未抛弃他们的外婆...我想正是由于这些天使的爱,为弗兰克在为梦想砥砺前行的昏暗路途中撒上了光亮。
我们要感恩于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教诲与帮助的天使们,他也许是你的亲人,也许是你的朋友,也有可能是你的邻居或者陌生人,但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醒着自己成为那个为了梦想不曾放弃的令人感动的“天使”。
往事不可鉴,来者犹可追。书中弗兰基的老师奥哈洛伦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们必须得研究和学习,自我判断历史和其他东西,不过如果大脑空空的话,你们什么事也没法做决定。大脑是你们的宝库,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干涉得了它。你可能是个穷人,你的鞋子是破的,但你的大脑却是座宫殿。”弗兰基的童年生活贫穷,困苦,如同埋在灰烬之中,黯淡无光,可是他的美国梦一直都在。
每一个生命都不是平淡的。在最沉重的苦难面前,我们有理由会感到绝望,但这不是我们放弃自己最宝贵的梦想的理由。想象一下弗兰基的苦中作乐,他在苦难中的渴望与梦想,感受一下像弗兰基一样收获的天使们的抚慰,我相信你也会得到许多力量的。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人们因为拥有梦想而快乐,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使人生充满了意义。要记住,无论是身边的天使,还是心中的天使,他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