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6-21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4816
维稳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又可再次见到定向降准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比较充分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大措施:
一是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完善考核机制,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是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
三是禁止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减少融资附加费用。
四是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
五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
这将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的定向降准,尽管目前央行尚未公布定向降准的具体操作,但按照4月定向降准的情况看,预计会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结束后几天之内公布。
2018年以来,一系列旨在“去杠杆”的政策叠加导致金融条件收紧幅度超出预期。由此,投资增速开始放缓、通胀走弱,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现金流也出现了一些边际压力。同时,考虑到贸易战升温的背景下外需也可能有一定“变数”,预计目前货币紧缩的节奏不具备可持续性。预计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在边际上有所放松,回归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中性”的初衷。至于要边际放松到何种程度,还要看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预计下半年定向降准的可能性较大,但上调公开市场操作或MLF操作利率等变相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呵护流动性稳健中性意图明显
最近几日,受中美贸易摩擦快速升级、国内去杠杆负面效应显现等国内外复杂形势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6月19日上证指数更是下跌3.78%,跌破3000点,市场悲观预期渐浓。面对市场情绪的急转直下,监管部门也在迅速行动,尤其是央行,除了行长易纲及时出面“喊话”安抚市场之外,也有实打实的动作,连续两天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
1、6月18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成立国际金融风险跟踪组,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加强监管政策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6月18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银行保险机构运行稳健,风险可控,将继续督促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改革开放,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6月19日,央行方面宣布,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弥补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缺口,当日开展逆回购操作1000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2000亿元,当日实现资金净投放1500亿元。
4、6月19日,央行行长易纲出面回应A股暴跌和贸易战,安抚市场情绪。易纲表示,当天股市出现波动,主要受情绪影响,应理性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条件健康发展;中国有充分的条件和空间应对好各种贸易摩擦;央行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5、6月20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由于当天逆回购到期量有600亿,因此,当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400亿元。
6、6月20日,央行官方刊登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货币调控方式转型》的工作论文,论文中9次提及降准,提出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税负担。论文还提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应该从以货币数量调控为主转向货币价格调控为主。
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从去年的以金融防风险去杠杆为主,到今年的多目标导向,一方面要继续促进结构性去杠杆和治理金融乱象的深入推进,对于局部风险的容忍度抬升,同时也要防止流动性重回宽松使得金融市场加杠杆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重新反复;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对于流动性的呵护比去年明显一些,政策灵活性也高一些。
定向降准哪些领域会受益?
1、中小企业
由于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定向降准以及4月的定向降准,都明确指向要用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该项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小微企业。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消息是,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任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由于刘鹤也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稳委)的主任,因此,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政策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股市
尽管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定向降准是为了缓解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在当前股市较为敏感的时间点宣布这一释放流动过的消息,无疑对股市来说也是一大利好。易纲“喊话”安抚股市后,A股的表现已经有所缓和。截至6月20日收盘,上证指数报2915.73点,较上一日微涨0.27%;深证成指报9501.34点,较上一日微涨0.92%。
3、银行
如果第三次定向降准仍是置换未到期MLF,对银行来说也是大利好——少借钱、少付息,利于改善银行利润。在不考虑降准的情况下,预计2018年全年基础货币需新增3.2万亿元,如果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其他渠道合计贡献7000亿元基础货币,那么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需投放2.5万亿元。意味着银行相应要增加对央行负债,为此支付利息,并且还需要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满足流动性监管指标。这对央行而言是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对银行而言则是真金白银的利息支出。因此,降准是较为现实的一个选项,减轻各方成本,同时为避免释放货币宽松的错误信号,央行宜采用定向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