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国资动态 >国资动态 国资动态

上市公司迎国资“活水” 短期疏解资金之困

发布时间: 2018-09-04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4891

国资屡屡抄底上市公司,成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最大的亮点。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6-8月期间约有3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计划向国资转让股权。它们多为30亿市值左右的民企,部分控股股东深陷股票质押危机,甚至拖累上市公司经营,“白衣骑士”的入主显然能为日益恶化的基本面力挽狂澜。

国资为上市公司带来的“正能量”逐渐显现。从短期来看,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套资金困局;中长期方面,能改善企业治理模式,同时配备优质资源。

资金解困

2018年上半年股市的急剧下挫,让不少上市民企股东濒临爆仓,外部融资环境的收紧加剧资金链断裂风险。如今,在引入强有力股东——国资以后,公司迎来资金“活水”,回归良性发展。

金一文化(002721.SZ)近3个月惊心动魄的经历则是典型案例。

今年5月,金一文化实际控制人高比例质押股票,其中逾50%跌至平仓线。“债主”陆续采取法律行动,金一文化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资金链摇摇欲坠。随后实际控制人7月引入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元的交易价格转让实控权,并在822日完成过户。831日公司公告称,董事会一次性通过多个融资方案。其中,同意上市公司向海科金集团申请合计不超过30亿元的有息借款额度,年利率7.16%,借款期限为一年,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海科金集团背后为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

另一起案例中,天沃科技(002564.SZ)也得到国企的资金援助。

8月3日,上海电气(601727.SH)受让天沃科技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5.81%股权及得到14.87%对应的表决权委托,上海国资委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此次股权转让旨在提升上市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和资金实力,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实力,提升上市公司价值。829日公司向上海电气借款7亿,主要归还金融机构借款,公司及下属各分、子公司运营资金补充。而在821日,公司已经向其借款13亿了。两笔借款利率均为5.85%

国资接盘的好处在于,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还能为上市公司拆借提供背书;如此一来,各方金融机构才会保证不抽贷,逐渐打开资金紧张的局面。

资源整合

解决资金之困只是双方短期内合理解决的难题;从长远来看,国资的进入也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国资平台不仅有资金优势,还有资源与渠道的优势。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细分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与国资联手,能争取到新项目,迅速扩张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国资也能以此为切口进入新兴产业,进行多元化布局;同时可以与国资平台现有资源进行协同、整合。

东江环保(002672.SZ)则是民企转变为国企的案例,早在2016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东省国资委,原控股股东成为现第三大股东。今年829日,又一大国企即将进入东江环保股东之列。原控股股东计划将5.65%股权以7.2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一家江苏省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汇鸿集团(600981.SH)。

这将有利于东江环保在长三角的布局。江苏地区的工业危险废物生产量在全国排名靠前,市场潜力巨大,汇鸿集团在江苏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本次交易完成后,汇鸿集团将作为战略投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供应链运营方面的经验,积极联合东江环保拓展在江苏地区的相关环保业务,实现共赢。

另一个案例中,科陆电子(002121.SZ)在84日引入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股东,并未变更实际控制权。除了解决资金问题外,远致投资的入股,从资源方面看,有助于公司有效利用国资平台产融互通,获取订单能力和优势更加明显。

除此以外,国资与民营企业在企业治理与人才建设的合作上,也将提供更多新的实践。国资进入以后,能引入更为规范的管理理念,保证企业内控机制更为有效,在目前下行的经济环境和监管收紧态势下,这是有必要的。人才建设方面,可以继续保留民营企业的机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将民营的机制与国资的理念两者结合,实现双赢。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