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报刊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报刊新闻 >报刊新闻 报刊新闻

DRAM产业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 2018-11-06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525

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有关数据,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120亿美元,其中,存储器芯片年销售额为1240亿美元,占比为达30%,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占比最大细分产品。

存储器产业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其三大主流产品DRAM,NAND Flash,NOR Flash更是如此,尤其是前两者,全球市场基本被前三大公司占据,且近年来呈现垄断强化的特征。以DRAM为例,目前,三星、海力士和美光科技三家占据全球DRAM 95%左右的市场份额。

自1970年英特尔公司推出DRAM芯片以来,48年已经过去。DRAM芯片市场,累计创造了超过1万亿美元产值。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的选手,怀揣巨额筹码,相继进入该领域进行着激烈的生死搏杀。无数名震世界的产业巨头轰然倒地。甚至连开创DRAM产业的三大元老——英特尔、德州仪器和IBM也未能幸免,三者分别在1986年、1998年和1999年,凄惨地退出DRAM市场。目前,只有韩国三星、海力士和美国美光3家公司,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在DRAM市场呼风唤雨,睥睨天下。

纵观存储器产业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化和两个区域变动。

第一阶段是70年代的产品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80-90年代产品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目前的市场寡头垄断阶段。随着产品阶段的变化,区域也发生了转移,第一次是从发源地美国转到日本,第二次则是从日本转到了韩国。如今韩国已独霸存储器市场二十年。

此外,存储器市场还出现过台湾地区出师未捷,欧洲昙花一现等挫败情况。

一、起步期(上世纪70-80年代)

1966年,IBM发明第一块DRAM芯片。1970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款1K的商用DRAM芯片Intel 1103。Intel公司当时率先使用三英寸晶圆取代二英寸晶圆生成DRAM,使得从一开始就保持领先。

这一时期,技术研发是发展的关键,美国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强大的科研基础是其统治整个DRAM市场的关键。当时,全球大约有40到50家DRAM公司,而美国大约有十来家DRAM公司。

二、成长期(上世纪80-90年代)

1963年,日本NEC从美国Fairchild获得工艺技术授权,政府要求NEC与国内其他厂商分享技术。从此,NEC、三菱、日立等这些日本大企业开始进入半导体产业。当时日本重金购买大批集成电路专利,同时非常注意品质提升和自身创新。

1980年初,日本凭借着其高可靠性和低成本优势,逐步取代了美国,成为DRAM主要供应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半导体企业排名前三位都是由NEC、东芝和日立包揽,并一度拥有DRAM行业90%的市场份额。而此时美国的Intel由于DRAM严重亏损退出了该市场,转向了技术要求更高的微处理器。

90年代初期,韩国进入存储器市场,其模式与日本类似,政府推动、技术及人才引进、降低成本。在国家政策方面,韩国举全国之力全力支持DRAM产业。进入90年代,日本陷入“失去的十年”,经济低迷,在美国的扶持下,韩国DRAM乘机崛起并取代日本。

三星初期DRAM技术来自于美光授权,并大规模从日本等国高薪吸引科技工作者,高度重视人才与技术研发。在商业战争中,三星充分利用了存储器行业强周期的特点,依仗雄厚的资金支持,进行“反周期投资”,在价格下跌、生产过剩、其他企业削减投资的时候,逆势疯狂扩产,通过大规模生产进一步下杀产品价格,从而逼竞争对手退出市场甚至直接破产。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在存储器这个领域,三星共祭出过两次“反周期定律”杀手锏,有力地击溃了主要对手,将三星推上了存储器霸主的位置。

三、成熟期(本世纪初—目前)

市场兼并重组,寡头垄断进入新世纪后,DRAM进入成熟期。台湾、日本与欧洲地区逐步退出DRAM业务。台湾地区的DRAM略晚于韩国,模式跟日韩类似,早期通过合作取得授权,如1989年PC厂商宏碁与德州仪器合资成立台湾第一家DRAM厂德碁。1994年台积电牵头成立世界先进,发展台湾自主的DRAM技术。可惜并没有走出一条自主研发的DRAM之路,也没能走上日韩的成功之路。

除了台湾地区,日本欧洲也在本世纪头十年相继退出DRAM业务。1999年,日立、NEC、三菱将旗下DRAM业务合并,成立尔必达,力图避免亏损。2001-2002年,IBM、东芝退出市场,韩国现代独立半导体事业部门成立海力士。

2003-2004年,全球DRAM产业剩下5大阵营,包括三星和海力士;茂德和尔必达;力晶和奇梦达;南亚科、华亚科和华邦;最后则是美光。市场垄断局面基本形成。

2008年金融风暴后,DRAM价格暴跌(由2006年Q4的6美元/颗跌到2009年Q1的0.6美元/颗),全球DRAM行业出现巨亏。三星趁机第三次举起“反周期”屠刀,随之,德国奇梦达于2009倒闭,日本尔必达于2012年被美光收购。

全球DRAM行业垄断局面进一步强化,即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占据绝对垄断地位,2016年12月,美光正式完成对华亚科技的并购。至此,垄断地位进一步强化。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美光以及海力士总共占据全球DRAM芯片市场份额的96%。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