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01-16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5583
1月14-15日,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举行。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酝酿新动作,下一步将持续推动电力、有色金属等多个领域专业化整合,同时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的企业,以及主业处于竞争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改,扩大重点领域混改范围。此外,包括风险防控、自主创新、公司制改革等在内的多项改革也将继续深化。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1月1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将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无论是国资委还是国家发改委,都将混改作为2019年的重点之一。
央企盈利再创新高
据肖亚庆介绍,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增长16.7%,收入、利润创历年最好水平。另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总额3.4万亿元,增长13.2%。
细剖央企的经营数据,发现聚焦实业主业的央企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在进一步增强。2018年,中央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6212.2亿元,同比增长21.3%,高于中央企业5.6个百分点;中央工业企业增利额占央企净利润增量的67.4%。
央企“瘦身健体”持续推进,截至2018年底,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12829户,减少比例达24.6%;2018年央企共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265万吨。
过去这一年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成效明显。截至2018年底,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5.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建立授权调整机制
连维良表示,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在前三批50家试点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试点。
国资委在混改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小。“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肖亚庆表示。
据悉2018年央企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已经迈出步伐,国药、南航与中航信等都开始启动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此外,2018年8月份国资委还遴选了224家央企子公司和180家地方国企纳入“双百行动”,这些公司将在股权多元化、混改机制方面进行探索。绝大多数公司的改革方案已经备案获批,料在2019年可初见改革成效。
国资委的另一项改革重心在于授权机制的调整。“2019年要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建立授权调整机制,探索将部分出资人权利授予试点企业。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管控模式改革,进一步打造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布局结构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肖亚庆说。
“授权调整机制”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出现,以往是提“授权经营机制”。在建立授权调整机制后,国资委打算将把一部分出资人权力授予试点企业。
这项工作将直接影响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以及央企董事会职权试点的效果。据悉,目前各级国资委已经选择了21家中央企业和122家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