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12-04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14879
1996年9月26日,按照《关于同意成立合肥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批复》文件精神,合肥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立。
1997年5月12日,公司更名为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
2000年8月23日,公司出资5000万元设立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
4月22日,公司设立信用担保中心。
8月20日,经市委同意,公司出资5000万元设立合肥市创新信用担保公司。
2003年
1月6日,合肥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公司联合合肥兴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风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合肥兴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月7日,合肥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公司出资4600万元,与皖通高速、中国电信安徽省电信公司、省投资集团等公司发起设立合肥信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持有该公司46%的股权。
7月,公司出资成立合肥银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
8月5日,合肥市新一轮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工作正式启动,公司承担29家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
12月16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创新投资公司获得了开行总行贷审委的批准,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开发银行长期贷款支持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
2005年
4月29日,合肥市国资委批准公司将所持丰乐大厦31.25%股权与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光大银行0.1339%股权进行置换。
7月19日,合肥市国资委合国委〔2005〕7号文将市政府招待所国有资产授权公司经营。
8月13日,公司召开一届一次董事会,听取并审议《公司章程(修订草案)》、《公司董事会暂行条例(草案)》、《公司薪酬制度(草案)》等议案。
9月,公司控股安徽省金丰典当有限公司。
12月22日,合肥市国资委批复同意我公司对合肥银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增资并更名为合肥市国正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06年
1月12日,合肥市国资委合国办〔2006〕2号文批复同意公司成立合肥市梅山饭店有限公司。
2月初,公司启动了合肥市文化系统五家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工作,这五家单位分别是:长江剧院、花冲剧院、合肥剧场、文化局劳服公司、文华音像服务公司。
5月31日,公司与徽商银行达成共识,总额为人民币3.5亿元,期限 7年的专项长期贷款顺利投放,合钢公司国有职工身份置换和主业重组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6月5日,王林建副市长批示同意公司《关于落实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权益的请示》,明确公司作为城建发展公司出资人的权益和资产管理的责任。
7月18日,合肥市政府在政务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正式启动。市政府指定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作为该部分基金的受托管理人,具体负责对合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中有偿使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进行运作。
12月5日,合肥市长江剧院有限公司召开一届一次董事会。合肥市长江剧院有限公司新体的成立,标志着市政府交办的文化局下属五家单位的“事改企”工作顺利结束。
12月7日,公司出资5000万元,参股合肥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
2006年底,公司完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文印室,市政府招待所、市人防劳服公司、人防设计室、市民政综合厂、工业公司、市民族服务社等24家事业单位的改制转企工作。
2007年
5月16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公司作为江汽股份指定发行对象认购600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59%,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11月23日,公司接收合肥商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资产签字仪式在政通大厦A区三楼会议室举行。商控公司撤销,其资产(不含合肥百货的国有股权)并入我公司。
2007年底,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无偿资助281万元,全国排名第九,是我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创投机构。
2008年
1月28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首发上市(合肥城建,002208.SZ)。
3月,市国资委以合国资产权[2008]25、26、39号文,将合肥城市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荣事达集团、国风集团授权公司经营。
9月,市国资委以合国资企改[2008]109号文将合肥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解放电影院、光明影都、长淮电影院等10户文化企业资产授权我公司经营。公司负责改革成本筹集及资产整合工作。
11月,市国资委以合国资产权函[2008]20号文,将市政办整建制划入公司,由我公司负责其改制转企工作。
12月26日,我市首家小贷公司——合肥市国正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该公司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市国正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
2009年
1月,经市国资委批准,合肥百大、兴泰控股和公司持有的合肥永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3115.6万股国有股权,通过在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捆绑挂牌,成功转让给江苏锦龙实业有限公司。
2月,合肥百大分店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2月24日,合肥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召开了一届一次董事会。新体在投入运营后将对管理范围内的非主营业务和辅业资产进行清理整顿,解放电影院、长江剧院、电影公司等单位不再保留独立法人资格,而将作为新体统一经营管理的网点影院。
5月,市政办改制转企。公司设立了合肥市国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7月3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过户登记确认书》:原荣事达集团持有的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983)111784000股国有法人股(占合肥三洋总股本的33.57%)已过户至我公司名下。我公司成为合肥三洋第一大股东。
12月17日,公司2009年市属改制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管理任务全面完成,移交进度位列市国资系统首位。本次移交包括44片企业生活区,涉及6个辖区、18个街道办事处,住户3600余户。
2010年
4月30日,共青团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10月,公司启动荣事达集团、物资集团和国风集团等三大集团的清算关闭、非主业房地产企业退出和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管理工作。
12月,物资集团清算关闭工作完成,其所持光大人造板公司股权划转至我公司。
2011年
1月,公司所持合肥信息投资有限公司46%股权挂牌转让。
3月,省环保厅批复同意吴山固废二期项目试运行。
8月,荣事达集团完成工商注销登记;原荣事达集团所持有的荣事达商标、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徽商银行股权变更至公司。荣事达集团清算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2012年
4月,市国资委2012年第9次主任办公会批准同意公司转让创新担保等3家类金融企业全部国有股权。
6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与巢湖一塑签订无偿划转协议,国通管业公告重组方案并复牌。
11月15日,公司旗下合肥市创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正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安徽省金丰典当有限公司被联想控股收购。
11月,国通管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过户至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2013年
3月,公司成功退出政府融资平台,恢复了融资能力。
7月,公司旗下安徽国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安徽国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8月,公司旗下合肥市国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合肥市国控建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增资至5亿元。
8月12日,惠而浦项目落户合肥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会议室举行。根据相关协议,合肥三洋拟向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3363.9万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惠而浦(中国)将成为合肥三洋控股股东。
10月,公司旗下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合肥市中科大先研院引导基金、合肥市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的代持主体和管理人,参与相关创投或产业基金的组建和管理。
10月8日,合肥国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正式挂牌成立。
2014年
3月3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14年第14次注册会议决定,接受公司16亿元5年期中期票据注册,并出具了《接受注册通知书》。
7月28日,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有限公司首次股东会暨一届一次董事会议在合肥科学岛顺利召开。标志着合肥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交办的创新院公司筹建工作圆满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我公司在整合我市优质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7月30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管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明确公司为合肥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天使投资基金受托管理人。
10月13日,集团公司成功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标志着集团公司的基金业务得到国家监管机构的认可,确认了基金管理公司的金融机构资格,为今后更广泛的开展投融资业务奠定了基础。
10月24日,合肥三洋非公开发行完成股权登记工作,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持有其51%股份;合肥国控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持有其23.34%股份。
12月2日,国控小贷公司两期共1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顺利发行完毕,成为全省首只成功发行的小贷公司私募债券。
12月30日,合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批参股子基金集中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举行。本次引导基金与深圳中兴合创、杭州凯泰资本、上海朗程资本、北京中钰资本、上海瑞力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五支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