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04-15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377
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奋进者的足音永远铿锵有力。
流年似水,岁月流金。转瞬已是五载,合肥产投集团不舍昼夜、昂扬奋进,一批批产业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一个个投资项目工作渐次展开、一栋栋在建项目工程拔地而起……
五载春去秋来,几度寒暑更替。回首来路,有太多新闻刷新头条,有太多画面震撼心灵,那些难忘的瞬间值得珍藏,那些感动的时刻挥之不去,留下记忆足迹。
——编者
一、战略重组,厚植大型国企发展新生力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就是要向顶层设计要红利。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2014年合肥市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顶层设计方案之后,合肥国资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3月,《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调整工作的通知》、《关于组建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通知》等有关系列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文件相继印发。
建设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一项肩负一座城产业崛起的重任事业,需要大视野、大谋划,也需要大资金、大平台。因时而动,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一个整合两家公司各项功能,承担着产业投融资与创新推进的国有营运公司,一个有效集聚各类资源要素,蓄积强大发展动力,为加快创新之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产投集团应运而生。
大湖之畔,热土之上,改革攻坚如火如荼,集团资源加速聚合,产业发展阔步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重组整编到国企新锐,千百日夜吹角连营,见证一个新生国企远大征途的开拔起航。
二、千亿长鑫,肩负改写芯片产业新格局
产投集团围绕“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倾力打造“中国IC之都”,举全集团之力高站位、全方位推进合肥长鑫12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项目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首个自主研发DRAM制造基地,未来将改写中国在主流先进存储器领域为零的局面,影响和改变世界DRAM存储器芯片产业格局,对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自集团成立之初即开始谋篇布局,2017年12月26日,集团与兆易创新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未来合肥市跨入世界级存储器制造重镇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长鑫项目宣布正式投产,10纳米级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顺利签约,这是“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大力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新模式的成功探索,标志着我国在DRAM内存芯片领域首次实现量产技术突破。2019年8月,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的见证下,长鑫项目融资取得重大进展,国开行160亿元银团贷款正式组建,为合肥长鑫项目建设提供国家政策性银行长期限、低成本项目资金支持,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为合肥市打造集成电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出巨大贡献。
三、离子医疗,抢占高端装备制造新高点
产投集团以离子医学中心公司、中科离子装备公司为载体,通过引进合作质子治疗系统项目和自主研发全国首套SC200超导质子治疗系统项目,整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建设国际一流的质子治疗中心。2016年10月28日,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立足探索政、产、医、研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质子放射医学研究、癌症治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离子医学医疗装备的研发基地,促进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和本地产业化,树立合肥“创新高地”的高端品质。2019年12月,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主体工程竣工,引进质子治疗系统第一个旋转治疗舱安装调试完毕,中心即将进入试运营。
国产质子治疗自主研发系统项目团队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平台优势,瞄准肿瘤治疗关键科学问题,在项目实践中掌握医疗装置设备高精度设计、工艺加工、设备运维等全链条关键技术和规范流程,坚持以自主研制为导向,实现主要核心部件国产化,降低高端质子治疗成本、促进质子治疗普及,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19年年底,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主要部件全部自主研制并完成安装,研发系统核心部件——超导回旋加速器已入驻新园区,项目建设从部件研发进入整体集成测试阶段,为加速推进质子治疗国产化和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四、中国声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窗口
作为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声谷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安徽信投全面负责中国(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园运营管理,通过投资、招商、孵化等方式加速语音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创业项目的集聚与发展,为入园企业提供培育孵化服务,为园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2018年,按照省、市要求,产投集团协调各方推进了安徽信投股权调整工作,指导制定分立方案,贯彻落实了“合肥市主导推进‘中国声谷’建设”的运营理念,为实现“中国声谷”建设目标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2月,安徽信投公司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分立完成股权调整,成为产投集团控股子公司。产投集团从前期的参与者,实现了到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下一步中国声谷的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2019年,坚持“龙头+配套”“基地+基金”发展路径,产投集团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利用国有资本平台优势,通过投资拉动“中国声谷”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了我市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AI)产业的发展,已完成科大讯飞、合肥卓怡恒通、合肥新汇成、合肥中恒微等项目投资。截至2019年底,入园企业总数超600家、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初步形成了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生态,应用红利逐步显现。
五、幸福享老,打造医养结合发展新业态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合肥产投集团积极盘活利用原合钢农场土地等资源,探索发展路径机制,实现田园综合体建设与老年医养的有效结合,打造医养结合的田园综合体,发展集循环农业、幸福享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经济实体。
2016年10月,“北城·幸福庄园养老项目(一期)”正式获市国资委批准,标志着幸福庄园养老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19年11月15日,2019长三角民政论坛暨养老发展与中医药健康养生博览会在合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举行,作为合肥市最大的机构养老项目,北城·幸福庄园项目这是首次正式对外发声就获得极高关注。幸福庄园融徽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养老服务于一体,创新文旅养老、田园养老、创客养老等要素,融合地方人文、地理资源及农业基础,成为全场焦点。以发展健康老龄产业为目标,匹配自有医疗中心、体检中心、康复中心等优质医疗资源,科学匹配“四大管家”照顾体系,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文旅”的运作模式,推动文旅元素与特色养老相结合,以中国传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思想为蓝本,搭建特色文旅养老新平台,面向长者及其家庭,提供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照护。
六、生态处置,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新屏障
2003年,“SARS”疫情横行,为控制疫情产投集团“吴山固废”(浩悦环境公司前身)应运而生担重责,解决非典时期合肥医疗废物处置难题。十七年后的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再一次展开,浩悦环境公司又一次被委以重任,走在站“疫”最前线,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处置医废,用实际行动诠释国企的使命与担当。作为集团旗下环保产业重要支柱企业,浩悦环境公司是安徽省内最早运营的危险废物综合性处置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服务于我市900余家医院(诊所)和1500余家工业企业。历经10多年的稳步发展,公司已从单一的医废处置企业发展到可以处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大类中的36个大类的综合性处置企业,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
2017年9月由浩悦环境公司建设运营的“合肥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处置项目”落户庐江龙桥工业园区,总用地约900亩,初步规划总投资25.66亿元人民币。经过前期不懈努力,2019年5月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处置项目(一期)正式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审批。项目建成后,可大幅提升全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能力,有效解决合肥市及周边城市未来10年内的危险废物处置问题,保障生态环境安全。2019年随着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逐步推开,浩悦环境公司业务版图再拓新宽,勇担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置重任,参与合肥市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建设,项目选址在蜀山区小庙,占地约100亩,总投资估算7.28亿,按一次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成后日处理餐饮垃圾200吨和厨余垃圾400吨。
七、冲锋在前,承接再造千亿产值新联宝
作为联想(全球)最大的PC研发和制造基地、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联宝合肥年均出货量近2000万台,系合肥首家年度营收突破500亿的独立法人企业,年均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0亿美金,连续四年蝉联安徽最大进出口企业。2018年8月,时值联想集团与仁宝集团股权合作期满,产投集团勇担政治责任,践行高质量发展光荣使命,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联想组建专项基金承接仁宝股权,支持联宝合肥打造“千亿产值”。
勇担经济责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项组建总规模超过17亿元基金。在收购时间紧、任务重且程序繁杂,涉及国资审批、资金出境、境内外税务缴纳、贷款融资等多个环节,牵涉审批机构包括国资监管部门、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外汇管理局以及税务等部门,重重困难之压下,集团各部室协同作业,组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项工作小组,面对复杂任务,攻坚克难,在交割日当天顺利完成资金出境。这也为双方在嫁接资本市场要素资源,谋求下一步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项目推广以及仓储物流方面的全面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八、和谐共生,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合肥产投集团成立于“十二五”收官与“十三五”谋划之际,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去产能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国企改革破冰突围的重要任务,作为原承担合肥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重要平台公司。五年内,产投集团一方面做好承接着合肥市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改革维稳工作,另一方面也积极谋划存量资产盘活工作。2016年,集团旗下创和公司牵头实施马钢(合肥)公司改制关闭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成立现场工作组,做好信访维稳、人员分流等系列工作。马钢(合肥)公司改制关闭也成为行业内第一家成建制关停的国有企业,为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去库存”树立标杆。同年,安徽庐江矾矿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产投集团牵头,旗下巢湖国信公司以“实”字当头,积极主动作为,唱活庐江矾矿改制移交工作大戏,展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型国有企业形象。
2018年,为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收益,创新发展思路,借鉴城市微更新理念,旗下白帝集团以建设特色街区为契机,对陈村路21号原乳品厂废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白帝集团经与合作方两年多来的共同努力,原本不足6000㎡破旧不堪的废旧厂房华丽“变身”为总建筑面积33894㎡集餐饮、娱乐、综合办公等于一体的新型餐饮娱乐特色街区,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蜀山区五里墩商圈再添活力。该项目是集团试水资产升级改造的首个项目,是公司探索存量资产管理运营转型新路径,助力合肥市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的生动实践。
九、求新求变,传统产业提品质换生机
传统产业是一个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它在带动就业,致富地方百姓,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来,产投集团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科技创新等措施,重新焕发传统产业的蓬勃生机。
2018年8月,安徽省商务厅核定认证梅山饭店为中国徽菜十大经典主题名宴“包公宴”代表品牌企业,同年9月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和烹饪协会指定《包公宴》为安徽唯一的代表赴豫参加全国性展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主题名宴代表品牌企业”,2019年梅山饭店联合国正公司完成韩江春股权内部划转,推动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按下“快进键”。旗下国正公司市直印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品牌为目标,建立“贴身式”、“一对一”服务理念,打造“24小时不打烊”亮点服务,打开了市直印务业务增长的新模式,提升了市直印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谱写了事改企华丽转身的精彩篇章。
十、人才强企,行进中锤炼发展精兵强将
产投集团自成立之日起,不断完善集团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行进中整理队伍,在建设中融合感情,求实创新,卓越致远。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全力提升集团党建工作水平。集团党委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集团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制定党委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议事规则,厘清党委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打造“智合、力合、道合”的企业文化体系,2016年起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相吻合,人才储备与项目建设同进行,人才贡献与薪酬所得相匹配,确保集团改革发展拥有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方式,组织开展“中层副职管理岗位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等市场化人才选用活动,为集团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017年,为推动实施集团人才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全面人才梯队培养体系、高层次人才支撑体系和后备人才建设体系,集团创新实施“1+N模式的青年英才计划”。“1个核心式”考核选拔+“N个多元化”培养孵化,开创了市属国企人才孵化机制之先河。2019年,集团推进集团总部薪酬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科学化,同年总部机构实施改革,投资基金等业务模式下沉,成立产投资本公司,畅通人才合理流动渠道,构建干部“能上能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