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2-05 来源: 偶世君阅读量:3235
“集聚企业超过一千家,基地产值突破一千亿。”2020年中国声谷完成既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建成了产业特色明显、技术领先、配套齐全、辐射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立足产业,历经七载,中国声谷走过最初两年的开荒破土,经由五年的产业布局建设,向部省级“主考官”交上了一张答卷。
中国声谷“双千”答卷是部省市各级主管单位“辅导”之下的成果,依托部省共建的产业推进机制,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每一次机遇,借助度身定制的专项产业政策,形成创新技术与优质企业的集聚浪潮。在部省市协同调度之下,中国声谷开拓产业布局之棋,每一步落子,扎实且创新。
做优孵化服务打牢产业基础
“靠智能语音能带动整个产业么,你们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跟得上吗?”2015年工信部组织召开项目答辩会,“问诊”部省共建项目——中国声谷的两年建设情况,这是中国声谷自2013年项目落地后迎来的首次“会考”。
当初“会考”之问,中国声谷投以平台战略落地,将当初的短板补齐,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技术服务与产业服务平台。从覆盖智能语音、类脑智能、智能写作等成熟的技术开放平台,到制造中心、线上线下营销平台、适配中心等服务产业需求的服务平台。
中国声谷在平台战略基础上,通过产业环境完善与孵化培育创新,已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等九大“国”字号荣誉资质,形成基地发展最优的产业环境,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资源需求。
除了孵化的“硬实力”外,中国声谷还在“软实力”上进行了更多创新。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副总裁关春光介绍,在信息服务、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管理咨询、政策支持等方面会经常开展定制化专项活动;如开展中国声谷产品技术融和对接会,邀请行业大咖开展主题分享活动,为AI各细分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搭建交流平台。目前,中国声谷孵化培育企业已超过300余家,更有成百上千的创业团队享受中国声谷服务平台带来的赋能作用。
孵化一直是中国声谷运营单位的核心职能之一,围绕孵化体系建设,需要进行“补短板”的基础建设与配套完善,“引凤”前的筑巢非常重要。安徽省经信厅软件服务业处处长余要火表示,中国声谷要保持领先的产业竞争力,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孵化前置性建设,用以完善、创新产业配套,做优孵化服务用以打牢产业基础。
“基地+基金”助推产业做大做强
云迹科技作为中国声谷企业,是中国服务类机器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声谷最早一批投资项目之一。在企业初创期阶段,中国声谷先后分三次对云迹科技进行投资,投资额超过三千万,助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迭代及应用市场开拓。
目前云迹科技已获腾讯、携程、联想等投资,投后估值近20亿元,近3年营业收入年增长率均高于190%,已在积极筹备冲击科创板上市。
人工智能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成熟的应用市场和定型的行业技术。要实现基地企业在中国声谷“稳扎根、强生长”,少不了金融服务平台的创新投贷联动机制。2017年安徽省政府出台的《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在研发、推广等关键点给予支持,每年配套8亿元专项资金和50亿元产业基金,支持基地产业集聚发展。
在专项资金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享受金融创新政策的支持。截至目前,中国声谷金融服务平台已融合了信用贷款、融资租赁、发债、担保等多渠道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现已累计帮助约200家企业获得超过17亿元的融资金额。
此外,基金投资也是中国声谷产业集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助推中国声谷招引大项目落地发展。“我们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进行产业布局的首个项目,便是通过基金促成的。”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副总裁马红介绍,2020年中国声谷专项基金完成对鼎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亿元投资,公司作为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泰岳”,股票:300002)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向行业和产业输出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大数据底层基础技术,是神州泰岳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板块将重点打造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依托中国声谷良好的产业基础与集聚氛围,还将会有更多细分领域的AI企业冲击科创板。”马红介绍,未来,中国声谷专项基金也将充分发挥助推产业发展的投资促进作用,助推中国声谷企业、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链招商加速构建“1+N”格局
中国声谷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快速发展,在打造产业集群指数增长的过程中,产业链招商是一以贯之的战略路径。
作为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重点项目,中国声谷依托“部”级资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北京是我们最先建立起的‘招商窗口’,紧接着是深圳。”中国声谷运营单位高级副总裁毛媛媛介绍,有了明确的规划与方向后,通过两大招商窗口“按图索骥”,中国声谷迅速集聚了第一批、第二批项目落地,随着中国声谷孵化服务体系的日渐完备,产业虹吸现象愈发显著。
“我们还会以更多的‘窗口’去连接更多优质的项目资源,比如上海,甚至国外。”毛媛媛介绍,目前中国声谷已集聚企业超过一千家,形成了多个主导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未来还将按照链条部署,施行“产业链招商”。
2020年6月,安徽省召开了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推进中国声谷建设座谈会。安徽省相关领导强调:“要把中国声谷品牌立起来,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并进一步提出,“实施强链延链补链三大行动……构建起‘一个核心承载区+若干个联动发展区’的‘1+N’发展格局。”
“1”个核心承载区,或许是中国声谷在“十三五”期间奋力打造的新起点,“N”个联动发展区,正是中国声谷在“十四五”期间需要全面拓展的新格局。
“紧随省委省政府的产业布局,未来中国声谷与各地市主导产业的‘嫁接’与联动,或将闯出更多高质量发展新路。”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祁东风表示,机制创新、企业文化、发展理念这三大优良传统,是中国声谷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部省共建的资源调度机制,规划引领的产业布局先机,“十四五”期间,中国声谷将围绕“生态构造”和“链条部署”,持续塑造产业优势与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