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饭店改制是我市商务系统国企改制遗留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长江饭店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饮服企业,加之停业已有两年,积累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矛盾尖锐,不稳定因素较为突出。
我公司自2007年11月23日接收合肥商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后,迅即把长江饭店的改制工作作为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成立了专门的改制工作组,抽调一批精干的富有改制经验的同志进驻长江饭店,在深入调研、认真摸排、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2月19日向国资委上报了长江饭店改制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今年1月18日,国资委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给予了批复。根据批复要求,春节后,我们迅速启动了改制方案的实施进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实行目标任务完成倒计时工作机制,全力以赴,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江饭店地改制工作。
在推进过程中,改制工作组严明组织纪律,严格按照我市出台的改制政策统筹兼顾、规范操作,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企业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改制方案,在维护国家、企业利益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整个改制工作按计划实施,具体为:
2007年11月23日,接收合肥商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19日,完成长江饭店改制实施总体思路和恢复经营方案,并报市国资委。
2008年1月18日,市国资委批复长江饭店改制实施总体思路和恢复经营方案。
2008年2月26日,召开班组长以上职工会议,宣布改制工作的具体事宜,并下发改制工作进度安排表。
2008年2月26日-29日,发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于29日在《合肥晚报》刊登公告。
2008年3月1日-15日,改制工作组派专人进驻长江饭店,记录收集职工反映的各种问题,接待职工来信、来访。
2008年3月9日,邀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专家对职工个人档案进行初审。
2008年3月10日-17日,张榜公示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和住房公积金数额,接受群众监督。
2008年3月18日,邀请市国资委、市信访局、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委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在长江饭店举行职工反映的共性问题解答会。
2008年3月19日—31日,集中或个别接待长江饭店各类职工上访,书面回复职工前往省、市信访部门反映的问题。
2008年3月31日,长江饭店解除与在职职工的劳动关系,开始发放职工的身份置换补偿金,并于4月1日,在《合肥晚报》刊登公告。
在实际推进长江饭店的改制进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大阻力,一段时间还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主要是因为长江饭店停业两年来,职工长期离岗,而工资照发,职工对改革改制的积极性不高,人心涣散,企业领导班子难有凝聚力;企业历史欠账较多,职工大量的个案问题都希望通过改制一并解决;存在攀比心理,对改制抱有不理解甚至超出政策之外的过高诉求。一段时间以来,各类职工群体聚集,多次前往我公司、市国资委、市信访办、省信访办集体上访,人数众多,次数频繁,30人以上的群体聚集上访就有10多次,已形成不稳定因素。
面对困难和不稳定局面,我们在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一方面,始终本着“以人为本、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态度,安排专人接待、邀请专家解答、个别沟通交流,向他们宣传政策,耐心说服解释;一方面,与信访部门、公安机关联系,做好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预案。
派驻长江饭店的改制工作组收集整理出上百个各类问题,对梳理出的共性问题集中予以答复,个案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加以回复或解决,消除职工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制定维稳预案,向相关部门及时通报重要动态,做好重点人员的排查和思想疏导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绝大多数职工的思想得到了逐步转变,困难和问题正在逐步化解。
2008年3月31日,我们顶住一部分职工阻挠、抵制的压力,在长江饭店开始正式发放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兑付身份置换经济补偿金,办理职工档案移交、失业登记手续。我们的工作使职工们认识到政府推行国企改革的坚定决心、对职工利益的保护和关心以及改革政策的严肃性,职工们开始配合改制工作组的工作。截止4月30日,须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351人中,已有347人办理了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手续。目前,经济补偿金的兑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长江饭店的改制总的来说是平稳的。后期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细节,把改制的扫尾工作做好,力争早日全面完成长江饭店的改制任务,打响我公司2008年节后国企改革改制的第一枪。
(国正公司 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