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8-05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4051
开栏的话:
近年来,合肥产投集团紧扣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产业投融资和创新推进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国资平台作用,切实做好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两篇文章,围绕合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主线,打造高质量产业平台。在这其中,产投人勇当先锋,勇挑重担,塑造了许多与集团共成长,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感人故事。
耐人寻味的故事往往能带给人们人生感悟、心灵启迪。即日起,合肥产投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全新栏目《产投守护者》,将视角对准产业守护者、投资引路人的全体产投人,倾听他们不同寻常的经历,以期让你我在每一次阅读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次心灵对话,更是一场精神守护。
本期,我们特甄选集团员工为您讲述《我把“芯”事讲给你听》,倾听长鑫项目背后的故事……
守护者:谢菁
初夏的新桥,热情似火,生机勃勃。
在去往新桥机场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总是会问我“你个是去长鑫的啊?你们公司厉害哎!”每当我默默点头的时候,他们总是想和我多聊两句。
车行长鑫厂区东侧,“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标语格外醒目。在兴业大道上,处处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处处见证着产业迈向中高端。
谁也无法想象,被合肥人称为“西伯利亚”的新桥,偏居合肥西北一隅,当初一片荒地与农田。经过五年的蛰伏,今天呈现这样一幅壮阔的产业图景:国内最大的芯片制造单体厂房拔地而起,汇集数千名来自海内外的研发生产人员,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制造着现代工业的粮食——“芯片”。
谁也无法想象,被外国人“卡住脖子”的芯片,经历中兴被制裁,华为被制裁,在大国博弈的关键时刻,长鑫人经过五年的矢志奋斗,接力前行,在世界高端制造业中,深深地镌刻下合肥长鑫的名字,使国人扬眉吐气。
而这背后,无不诠释着一家地方国企的光荣与梦想!诠释着长鑫跃升的神奇密码!
作为长鑫人,我亲眼见证着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
2016年5月6号,合肥市决定投资建设存储器芯片项目,代号506;
2017年3月,土建单位正式进场开工,短短10个月后,主厂房完成封顶;10个月,刷新了晶圆厂建造的速度,数百亿资金,堪称安徽工业史上最大手笔的投资。
2020年5月,大陆第一款自产内存条,全球首发,正式面向市场。
一路风雨历程,有艰辛的泪水也有满怀成就的笑脸,而对于我们来说,“长鑫人”这个称呼就担当着我们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我们都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说过:“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合肥产投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秉承“为产业而生、为产业谋事、为产业育人”的使命,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顶住压力,埋头苦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义无反顾地支持项目建设,真正起到了国企在推进重大产业发展中“压舱石”的作用。
五年,数千项专利,从国内首座IDM芯片厂房建设,到投片,到量产,到规模销售,需要投资方与合作伙伴的彼此信任,优势互补,协同一致。我们践行着“智合、道合、力合”的“合”文化理念,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按下了协调、创新和高效的“快进键”,共同绘就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项目的早期建设团队,凭借两层活动板房,6名工程人员,5名综合保障人员,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运营方3000名员工一道,把蓝图变成了现实。正是这一群敢于担责,甘于奉献的可爱的长鑫人,才有了合肥新桥蓬勃向上的产业图景,有了合肥“投行”城市、创新之都的美誉。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长鑫将进一步协同创新,坚守初心与使命,聚“沙”成“塔”,在“中国芯,合肥造”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行越远!
守护人简介:时维九月,岁在金秋。三年前,我刚调至资产管理部,负责长鑫项目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为加强资产的归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步梳理完善资产前段、中段、后段的管理流程,深入现场扎实开展数万项资产的清查工作,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落地,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加强了对重大国有资产的管理。回首过往,面向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职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