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09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89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培育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同时,结合我市“科里科气”城市特质和集团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围绕产投集团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定位,践行好“为产业育人”的企业使命,进一步推动集团企业人才、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培育、推选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高赋能的专业技能领军人才,经集团党委会研究同意,集团工会拟组织开展推选年度“产投匠星”评选活动。方案如下:
一、明确“产投匠星”范围
行业范围:“产投匠星”面向集团聚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与运营(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空天信息、绿色环保等战新产业投资与运营以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重大战略项目)、科创相关产业投资与服务业务(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空间服务、人才服务等),兼顾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类金融、酒店、文化教育等)板块的产品科技升级、技术改造革新业务。
企业范围:集团管理或实际控制的企业。
岗位范围:既面向“研发、生产、制造类”等能提供“硬产品”的生产研发岗位,也扩展到“投资服务、科创服务、金融服务”等提供“服务类软产品”的产业赋能型岗位。
二、明确“产投匠星”甄选标准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与传承,结合集团工作实际,以“敬业、专业、传业、创业”为“产投匠星”内核模型,以品德、知识、技能、贡献要素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突出工匠文化精神,突出赋能产业发展的实绩。具体如下:
1.敬业(岗位层面有价值的人)
主要考量维度: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廉洁从业、群众公认、敬业爱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同时,参选人服务集团管理企业的年限一般不少于5年。相关测评方法:组织调查评价、群众评议等。
2.专业(技能层面有价值的人)
主要考量维度:业绩指标、履历分析、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关测评方法:履历分析或专家评议等。
3.传业(组织层面有价值的人)
主要考量维度:发挥引领和传承作用,如课程开发、团队建设、带教成果。相关测评方法:履历分析、效果评价、或专家评价等。
4.创业(发展层面有价值的人)
主要考量维度: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建功立业、赋能发展、成就贡献。相关测评方法:组织评价、专家测评、群众评议等。
三、明确“产投匠星”甄选程序
按照基层组织推荐、集团资格审核、集团组织专家评审(履历分析、专家评议)、网络投票评选、集团组织人选考察、集体研究并公示的程序组织开展。
四、落实“产投匠星”评选表彰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集团选评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由集团工会牵头,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群团组织、各相关单位参加,形成“党委领导,工会牵头,各单位、职能部门参与”的“产投匠星”选评机制。
把握节点,开展有序。“产投匠星”一般每年评选一次,评选进度与“合肥工匠”评选衔接,表彰与集团年度“十大影响力事件”同步。
资金保障、荣誉激励。年度“产投匠星”拟推选10名(第一届评选名额根据集团实际情况可突破10名限额,以后年度每年以10名为限),获得称号者颁发奖章、证书、奖金,同时与年度考核“优秀”挂钩;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总工发〔2017〕13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参照安徽省、合肥市总工会关于“安徽工匠”“合肥工匠”的奖励办法,获“产投匠星”每人奖励10000元,奖励资金以及评选、表彰、宣传等相关费用由集团行政提供。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以先进劳模、“产投匠星”为引领带动,积极推动劳模工匠揭榜挂帅、名师带徒等系列活动,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分类指导,深入推动集团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建议、小设计、小革新)创新、基层劳模匠星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等工作;积极开展对“产投匠星”的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力,展示产投集团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勇于创新创造、投身改革发展的新形象、新作为、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