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05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90
11月22日,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召开“2023安徽百强企业发布会暨企业家论坛”,会上发布了安徽百强企业榜单,合肥产投集团荣获“2023安徽百强企业”“2023安徽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称号。合肥产投集团受邀参会,并作为优秀企业代表作经验分享。此次入选是合肥产投集团继2020年、2021年、2022年参评入选安徽百强企业名单以来,第四次荣登“安徽百强企业”榜单。
2023安徽百强企业入围门槛再创新高,达到72.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48%,服务业百强企业入围门槛为1.71亿元,比上年提高12.29%。在规模上,资产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14%。
近年来,合肥产投集团在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国资委的有力指导下,合肥产投集团强化思想引领,强化担当作为,强化工作落实,坚持“为产业而生、为产业谋事、为产业育人”的使命,定位于产业投融资和创新推进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成为全市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形成了“以‘产业平台’为核心、‘资本平台’为支撑、‘创新平台’为载体、‘开放平台’为引擎”四大平台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平台”方面,坚守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紧扣省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着力在“关乎国家发展、惠及国计民生”关键领域上做好文章。集团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集团之力,推进总投资2700亿元的合肥集成电路项目建设,在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完整技术、工艺、生产运营团队和第一家投入量产的DRAM项目,对于实现国产存储类芯片自主可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依托旗下省信投公司,充分发挥部省市三方共建机制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国声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逐步探索出一条立足于人工智能产业投资、企业孵化培育、园区运营服务的发展道路。与中科院物质研究院合作共建首台套国产质子治疗系统项目,搭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平台,加快推动国产质子设备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前瞻布局空天信息产业,助推深空探测国家实验室落地,助力银河航天灵犀03号、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此外,集团还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空天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省市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了泽丰半导体、视涯科技、海森医药、有感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塑造高能级产业生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集团不断盘活国企改革存量资产,深耕“一老一小”民生产业,建设运营幸福庄园健康养生园、产投励源康复医疗中心、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等项目,搭建多业态“康养生态链”;以规模化、规范化、连锁式的办园模式,开创了国有企业学前教育机构集团化管理的新格局,幼教管理园所达40所,辐射合肥市五区两县,为周边居民提供1.5万个优质学位。锚定服务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合肥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处置项目,提速电影公司转型升级,擦亮梅山饭店“老字号招牌”,守住“城市记忆”,唤醒“沉睡资产”,激发服务业发展动能。
在“资本平台”方面,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围绕省市重点产业链布局,着力在“服务实体经济、保障重大项目”关键环节上做好支撑。集团以旗下创新投资公司、产投资本公司、科创集团、国正公司等为载体,以“基金+基地”“基金+产业”“基金+招商”等模式,高效运营以市种子基金、市天使投资基金、市创投引导基金、市投促基金等为矩阵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不断衍生迭代子基金和专项基金,构建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周期差异化的“产投系”基金群。截至目前,集团累计设立自主管理型基金48支,总规模超千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近千家,其中51个项目实现IPO或借壳上市,23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此外,集团全力打造多层级母基金管理体系,受托管理安徽省种子基金二期、空天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多支省级母基金,代表市政府与省级平台公司共同出资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国家级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撬动更多资本助力全省产业发展。
此外,为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产投集团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路径,构建多层次金融资本支撑体系,持续维护AAA、BBB主体信用评级,成功发行四期境外美元债;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以旗下中小担保公司、产投小微公司等为载体,累计为万余户(次)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超600亿元,实现助贷业务累计发放两万笔/次,发生额超9000亿元。
在“创新平台”方面,探索国有平台的创新机制,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着力在“科技创新、产业人才”关键变量上做好服务。组建成立合肥市科创集团与人才发展集团,依托合肥创新院公司、合工大智能院公司、安大科技园公司等载体,持续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建成运营合肥“科创大脑”,获批合肥市首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多层级、多类型、多主体创业孵化链条。截至目前,累计孵化企业近1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集聚海内外研发人员超2000人。以合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中科微电子创新中心、合肥集成电路学院等为载体,聚焦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技术研发、测试、孵化、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特色创新平台。
此外,集团还积极融入全省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参与成立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组建总规模300亿元科大硅谷引导基金,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雨林”;参与组建聚变新能公司,投资建设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全力保障“国之重器”建设运行,形成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开放平台”方面,勇担开路先锋的时代重任,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在“拓宽开行路线、提升服务水平”关键路径上做好保障。牵头组建合肥物流集团,构建“水陆空”开放大通道,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全国“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两个“国字号工程”,旗下陆港公司成功入选国家4A级物流企业名单。中欧班列(合肥)“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已辐射18个国家123个城市站点,累计开行超3600列,成为本土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截至10月底,中欧班列(合肥)今年已发运787列,同比增长17.29%,超去年全年发运量19列。
为打通省内区域发展,先后开辟中欧班列(合肥)“阜阳”“芜湖”“宣城”“黄山”等城际定向班列,保障“皖货皖运”。牵手上海港、宁波港、连云港,串联“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让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连接,累计发运海铁联运25万标准箱。与省机场集团共同成立合肥航投公司,以发展航空转运、维修保障、航空培训、航空金融等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常态化运营11条国际国内定期货运航线,已累计执飞定期货运航线813班,货邮吞吐量达3.88万吨,有效解决本土企业的国际物流需求,为安徽品牌走出去“添砖加瓦”。
此次入选“2023安徽百强企业”,充分彰显了集团的行业综合实力,展现了集团持续增长的社会影响力,见证了集团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合肥实践的卓越贡献。
牢记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着眼未来,合肥产投集团将在省市政府的全面领导下,在省企联的关心指导下,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实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市产业发展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谱写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安徽篇章而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