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6-25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4880
6月24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经过近一年的筹备,30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母基金正式宣布成立,将投资不少于100支国内外优秀基金,更多支持原始科技创新而非模式创新企业。
科创母基金规模300亿元中,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120亿元,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向公司、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各出资19.5亿元,北京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北京银行出资通道出资50亿元、华夏银行出资通道出资20亿元、北京农商银行出资通道出资30亿元。拟通过对母基金和子基金层面的放大,实现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
科创基金投资原始创新的子基金存续期可为15年(投资期6年、退出期9年)。单笔投资一般不超过5亿,对子基金参股比例一般不超过30%。对于原始创新阶段的子基金,最多可以高于30%但不超过50%。”
关注原始创新,投资硬科技,总规模达1000亿
科创基金投资范围不局限于北京市行政区划。科创基金将重点投资:光电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战略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交通业、节能环保、脑认知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14个高端“硬科技”领域。
科创基金投资分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三个投资阶段。母基金投资比例分别按照5:3:2安排,即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的投资分别占50%、30%、20%。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经济信息化委受市政府委托,分别指导三个投资阶段的投资管理工作。母基金的管理将以主要出资人为主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子基金将以市场化方式选聘专业化团队运作管理。
原始创新阶段,重点投资高校院所和人才团队拥有的高端硬技术原始创新、前端应用研究,引导具有市场预期、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孵化。
成果转化阶段,重点引导国内外优秀的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以社会资本为主体,投入前沿科技和重大原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成果在京落地转化,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和企业快速发展。
“高精尖”产业阶段,重点和龙头企业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和“高精尖”经济结构部署,聚焦新兴领域、高端环节,推动高精尖产业领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重组实现优化调整和做优做强,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收购加快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存续期15年,政府利益让渡
为适应原始创新周期长的特点,科创基金投资原始创新的子基金存续期可为15年。
此次北京政府出资发挥了更大的引导作用,按照“风险共担、利益让渡”的原则,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投资原始创新阶段项目,政府出资部分设计了利益让渡政策,原则上以“本金+利息”的方式退出,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早期原始创新投资,吸引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
科创基金首批项目储备有:IDG资本、君联资本、纪源资本、创新工场、联想之星、华盖资本等。
首年投资方案,规模放大4-5倍
科创基金第一年的投资方案:按照科创基金投资期第一年度(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50亿元投资规模,该年度预计将投资三阶段共计25-45只左右基金,按照每只基金4-5倍放大效应计算,将扩大到200-25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
其中:原始创新阶段,将投资25亿元规模,投资基金10-20只,扩大到100-125亿元项目投资规模;成果转化阶段,将投资15亿元规模,投资基金10-20只,扩大到60-75亿元项目投资规模;高精尖产业阶段,将投资10亿元规模,投资基金5只左右,扩大到40-5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