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7-03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4875
上半年A股IPO市场“成绩单”出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原计划审核118家(二次上会企业,按最后一次结果计算),而2017年同期却高达275家,同比下滑约60%。上半年审核通过58家,被否44家,暂缓表决6家,取消审核10家,总体而言上半年IPO审核通过率约为49.15%,而去年同期通过率高达81.45%。
从募资金额看,今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922.87亿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1000亿元左右的融资额,出现小幅下滑。相比而言,增发股票成为股权融资大头,今年上半年共计有177家公司增发,合计增发募资3677.6亿元,占全部股权融资的52%,是IPO融资规模的约4倍。工业富联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大IPO项目,募资总额达到271.2亿元,这一家公司就占据全市场IPO募资额的29.39%。
从回报率看,新股上市依然受到投资者追捧,63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上涨43.48%。从新股上市后市场表现看,共有18只股票取得10个以上“一字涨停板”。63只新股上市后5个交易日平均上涨51.56%,上市10日后平均上涨91.32%,上市20日后平均上涨111.70%,上市3个月后平均上涨95.50%。
从行业看,A股IPO最多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IPO数量分别达9家和8家。网上申购的平均中签率为0.05%,网下申购的平均中签率为0.03%。
从通过率看,资本市场服务、货币金融服务、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保险业、家具制造业,这几个行业的过会率为100%;建筑业、农/林/牧/渔业这两大行业IPO全军覆没。
从各地区过会情况看,2018年上半年我国IPO发行数量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达到77家,约占全国总量的65%,其中,江浙沪达到56家,约占全国数量的47%,可见,经济发达地区仍是我国IPO市场的主力军。各地区IPO通过率方面,湖北、贵州、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通过率是100%;四川省通过率为66.67%,江苏省64.71%,浙江省61.11%,上海市57.14%;通过率低于50%的省份有广东、安徽、北京、福建;通过率为0的省份是海南、山西和天津。
从排队企业看,统计显示,目前IPO审核申报企业数量共有2566家,在主板排队的企业有313家、创业板排队企业有241家、中小板排队企业有242家,其余企业大多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状态,未确定拟上市板块。分行业看,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队上市的企业最多,达64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排队企业有48个,医药制造业有27个,通用设备制造业有25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62个。
A股市场IPO数量比去年大幅下滑,但融资金额下滑幅度相对较小,表明今年IPO发行更加侧重于发行的规模和质量。从今年上半年IPO状况和排队企业情况看,国内企业有一定融资需求,不论是发股还是发债,只要获得监管层批准,企业都有动力去践行,部分代表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等的新经济企业上市愿望更大,也更有望获得投资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