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8-28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4858
为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的潜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合肥市产业的融合,助推产业转型发展,近日,合肥市经信委牵头起草了《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下称《行动计划》),提请合肥市政府通过并印发。
三年内,合肥市将通过信息基础设施提速升级工程、信息产品创新升级工程、新兴信息产业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奠定良好消费环境,以高品质产品拓宽消费新需求,在关键技术上寻求新突破,推动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力争2020年全市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提速降费 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行动计划》将基础设施能力的提升摆在首位。根据《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合肥市基本建成高速、泛在、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城域出口带宽达到5000Gbps,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5G网络实现商用;全市窄带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000万,IPv6活跃用户数在互联网用户占比超过60%。
《行动计划》提出,将在通信、物流、信贷、支付、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单位带宽产品价格和单位流量平均价格,有效推进降费;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进物流业信息消费降本增效。
创新需求 高品质产品引领新消费
《行动计划》将合肥市产业特点和市场发展热点结合起来考量,鼓励发展各类智慧产品,提供更多消费空间。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家电业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家电,鼓励发展智能影音、智能温控、智慧安防、服务机器人等数字家庭产品,推广“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加快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研发与引进,增强高端消费产品的生产。依托新能源汽车项目,积极搭建智能网联汽车研产销平台,发展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型汽车终端等车联网相关设备。到2020年,争创5个省级以上信息消费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基地。
应用推广 消费之花开遍各行各业
推动消费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行动计划》也在推动消费产品走入各行各业。
信息消费潜力培育工程,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智慧社区、就业服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信息惠民行动,推动文化、医疗、教育、健康、养老、社保等领域信息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应用,提升生活便利性,促进消费模式改革。
“互联网+”电子政务,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全程办理,加快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实施“万企上云”计划,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本;加快双创公共服务网络核心枢纽平台建设,形成支持技术创新和创业发展的“1+13+X”服务平台网络。
信息消费内容创新工程,依托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拓展数字影音、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内容,构建“内容+平台+终端”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媒体产业链。
智慧教育和健康医疗壮大工程,电子商务推广普及工程等将加快推动互联网同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消费空间。
壮大产业 提升信息消费支撑能力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是合肥市重点产业,也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支撑。
在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领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关键节点和产业化难点,重点攻克智能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类人智能等技术,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将“中国声谷”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在新型显示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储备,重点发展激光、全息、柔性等新型显示产品,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
集成电路领域,围绕新型平板显示上游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驱动IC等发展集成电路,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居全国前五位。
通过瞄准前沿发展领域,寻求技术创新突破,合肥市将为信息消费奠定更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