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合肥产投”合“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

【行同趋合·人物篇】转角人生

发布时间: 2020-03-24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8345


人生有很多次的转角,每一次转角都会有一片新的天地,在每一片新的天地中都会有一种新的心境,新的感受,新的体会。反之,转角就如人生,每转一次都会遇到新的事和人,也会遇到一个崭新的自己。

我从学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已经4年有余。4年时间,我经历了几次转角:完成了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经历了两家公司的重组整合,我还从职业方向上实现了跨越。在人生长河中,4年时间转瞬即逝,可是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却因为这许多的转角而意义非凡。

知合之智:从合并财务报表到顶层设计谋划

我工作的这些年,先后就职于两个部门,以前是计划财务部,现在是战略发展部。恍惚感觉自己像是从“理科”转向了“文科”——原先天天和数字打交道,“合并财务报表”是每月都要翻越的山峰;现在时时在文字上烧脑,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方向,潜心产业研究,前瞻行业前沿。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在我的心目中,战略和财务正是浩瀚星空和道德法则各自的化身。战略需要高瞻远瞩、勇于创新,财务需要务实严谨、恪守原则。虽然前后工作的内容相差甚远,但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上,两段工作经历都让我受益良多。

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认识需经实践检验才可能升华为智慧。个人以工作为媒,为社会为集体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工作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去开阔眼界、去见识世界、去检验知识、去增长智慧。工作像是一本书,善读之可以医愚。

协合之力:乌合之众与群体智慧的一步之遥

我所属的团队,领导加上同事共有4人。我们走过不同的人生,看过不同的风景,专业也是从经济到法律、从管理到金融各不相同,因为工作,我们有幸聚在一起。我们的队伍虽然年轻,但目光必须深远,才不负集团所给予的信任与鼓励;我们的队伍虽然精简,但脚步必须坚实,才不负新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与磨砺。我们追求“上下齐心,团结一致,高效沟通,各尽所能”,是每当遇到考验,我们总能凝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合力。我们的团队只是产投集团的一个缩影。

2015年,伴随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大潮,产投集团应运而生。集团以支持地方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己任,成立近四年时间,为合肥的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社会学家常常将“大众”称为“乌合之众”,这个称谓是指在法理社会中互不相干、成分复杂的芸芸众生。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著作《乌合之众》中描写过“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

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多数人的群体智慧可以超过少数人的个体智慧,并能发挥个人智慧无法达到的效果。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组织与沟通。正是得益于高效的组织和良好的沟通,我所在的团队、我所在的公司总是在重担和挑战面前展现群体智慧的光芒,爆发中流砥柱的“洪荒之力”。

围合之道:越过潜山,路过金寨,再遇习友

我上班的写字楼,坐落于政务区东南角的一个小区里,小区地盘不大,却被三路合围,独享一方天地。从地图上看,笔直的金寨路和习友路,加上弯弯长长的潜山路,连成了一幅优美的扇形。三条路均是政务区的交通要道,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从写字楼高层俯瞰,车流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流光溢彩,蔚为壮观。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每天上下班,身影匆忙,三条路必经其一,着实没感到这几条路除了经常堵车还有什么奇特之处。偶尔一次,听到领导和同事说起其中一条习友路的命名缘由,转念一想,发觉这三条路还真是各有各的情怀。

先聊聊潜山路——潜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东周时是皖国都城,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素有“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再来看看金寨路——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10万金寨儿女为国捐躯,走出了洪学智、皮定钧等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最后说说习友路——这条路是以肥西籍救人英雄盛习友命名的,1969年年仅24岁的盛习友在山东勇救落入山洪中的七位群众,壮烈牺牲,1971年中央军委授予其“爱民模范”称号,并号召全军向其学习。

旷日经年弦歌不绝,三条分别代表“人文精神、革命精神、爱民精神”的道路在琥珀五环城周边奇迹般汇合,闪烁着风雨淬炼的光芒。建筑学上有一种“围合式”布局,就是围绕环境设计,向心而筑。三条路分布在我们集团周围,名副其实的“围合式”道路,联袂演绎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冥冥中仿佛是对国有企业的使命召唤。

只道是寻常的工作,踏破铁鞋,蓦然回首,那“合”就在灯火阑珊处。过往是经事长“智”,伙伴是其“力”断金,周围是人间正“道”——这就是我心中的那一份“智合、力合、道合”。

白玉静

分享: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