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投集团

报刊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报刊新闻 >报刊新闻 报刊新闻

扬帆破浪五载路 砥砺初心再出发——写在合肥产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 2020-12-03 来源: 合肥产投集团阅读量:105

合肥产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投小微”)成立于2015年11月6日,是合肥产投集团旗下专业续贷过桥资金管理机构。流年似水,岁月如歌。转瞬间,产投小微已走过了五个春秋。五年来,产投小微牢记“落实国企责任担当,帮扶小微企业发展”的使命,秉持最大程度发挥财政金融产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用的理念,以打造“稳定快捷、质优价廉”的助贷平台为目标,全力拓展服务覆盖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业务规模逐年扩大,迅速成长为合肥区域续贷过桥业务的标杆企业。


五载扬帆逐梦,五载硕果累累。截至2020年9月底,产投小微累计助贷8704笔次,助贷业务发生额达482.14亿元,扶持中小微企业6018户,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银行续贷“过桥难、过桥贵”问题成效显著。


一、抢抓机遇,争当区域“领头雁”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维护金融稳定,切实帮助小微和“三农”企业解决银行续贷“过桥难、过桥贵”问题,2015年9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皖政〔2015〕87号),提出设立续贷过桥资金。随后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安徽省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皖财金〔2015〕1486号)、《合肥市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合财金〔2015〕1436号)。同时,市政府选定了产投集团和兴泰集团作为市级资金管理机构,并迅速将省市财政续贷过桥资金拨付到位。


把握发展机遇,顺时顺势而为。为实现运作专业高效,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帮扶效应,合肥产投集团抢抓政策机遇,报经市国资委批准,由下属安徽白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帝集团”)、合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按6:2:2比例出资1亿元,于2015年11月注册成立了产投小微,主要为全市符合条件、面临续贷难题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过桥资金。产投小微自成立以来,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迅速打响了企业品牌,成长为合肥市续贷过桥业务领域的“领头雁”。


2015年,业务顺利开启,发展势头良好。11月18日,在注册成功后第12天,产投小微第一笔助贷业务(合肥俊丰400万续贷项目)正式发放。当年发放助贷19笔次,助贷发生额2.2亿元。签约合作银行8家、担保公司6家。


2016年,业务快速攀升,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助贷900笔次,助贷发生额45.61亿元,资金平均周转13.6次,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业务范围覆盖合肥4区4县和巢湖市,共帮助全市538家小微企业解决了续贷难题。助贷运营资金达到近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25亿元,受托管理蜀山、经开、高新、新站4区续贷过桥专项资金1.14亿元。累计签约合作银行24家、担保公司7家。


2017年,业务迅猛发展,跃升全市第一。全年助贷1835笔次,助贷发生额94.05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106%,占全市(含市本级和县区)财政资金助贷份额近七成,为全市1027家小微企业提供了稳定、便捷、优惠的助贷过桥服务,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同类企业第一。助贷运营资金达到4.44亿元,其中省市财政资金1.3亿元,县区托管资金1.14亿元,国家“双创”资金0.5亿元,产投集团配套资金1.5亿元。累计签约合作银行26家、担保公司7家。


2018年,业务再创新高,获得国办“点赞”。全年助贷1937笔次,助贷发生额111.39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17.75%,帮扶企业1271户,在全市同类企业中领跑。助贷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对规范数据管理、提高审批效率起到促进作用。累计签约合作银行28家、担保公司9家。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处来肥调研小微企业时对“产投小微”助贷业务予以高度肯定。


2019年,业务“量质齐升”,品牌更加闪亮。全年助贷1982笔次,助贷发生额高达125.24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2.43%,帮扶企业1498户,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累计签约合作银行28家、担保公司10家。制定实施《提升助贷业务服务质量方案》,增强小微企业客户体验,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产投小微”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2020年,业务逆势突破,服务持续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与金融机构相关政策导致客户部分流失的双重影响下,上半年助贷1275笔次,助贷发生额69.16亿元,帮扶企业1104户,创半年度业务发生额最高纪录。优化助贷业务流程,升级助贷信息化系统,促使业务全流程精简高效……


因在贯彻落实省市助贷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上的突出表现,产投小微荣获“合肥市工人先锋号”、“合肥市青年文明号”、新站高新区“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优秀单位”、产投集团“十大影响力事件”等诸多荣誉,创立的续贷过桥业务操作流程也在全市范围推广。


二、强基固本,内强管理增活力


产投小微自成立以来,把“打基础,立规范”作为重点工作,明晰战略定位,建立组织架构,健全制度流程,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持续强化内控管理,推动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


明晰战略定位,建立组织架构。产投小微高度重视战略管理,在2016年3月公司董事长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务虚会上就确定了“内强管理增活力,外树形象创品牌”的战略定位,并在之后公司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同时,根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组建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公司董事会及组织架构。公司现下设业务部、风险部、财务部三个部门,各部门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推动公司整体工作的高效运转。


健全制度流程,规范专业运作。为了适应业务节奏,更大程度上方便客户,产投小微结合小微企业助贷过桥“周期短、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的特点,健全各项制度流程,提高业务的规范性。五年来,制定了《合作协议》、《续贷询证函》等规范文本,印发了《助贷业务管理办法》、《助贷业务操作细则》、《助贷业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流程,并坚持动态修订完善。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规范、高效的业务审批流程、风险控制流程及内部管控体系,并在全市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多家同行企业前来考察学习。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产投小微员工队伍是在白帝集团员工基础上通过招贤纳士组成,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陆续招聘了一批业务和风控人员。公司现有员工29人,平均年龄34岁,大学以上学历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业务及风控一线岗位人员23人。公司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在拓展业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法律、业务和礼仪知识培训,开展“读书会”、拓展训练等特色活动;对新聘人员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使新员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通过学习培训及开展各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还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2017年,产投小微申报的《供给侧改革时期财政金融产品帮扶中小微企业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入选市国资协会重点调研参考选题。


三、牢记使命,外树形象创品牌


五年来,产投小微牢记“落实国企责任担当,帮扶小微企业发展”的使命,发扬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助贷过桥服务为已任,多方加强合作,积极宣传推介,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稳步提升,树立了良好的国企形象。


树牢服务理念,全面优化服务。产投小微自创立之初就牢固树立“承担国企责任,发挥国资优势,践行政府导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服务理念,把真诚放在首位,把效益放在其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既让客户享受续贷过桥业务的优惠,又让他们享受到续贷过桥业务的便利。


实行分段定价。小微企业续贷过桥基金作为财政金融产品,资金使用成本低,日息远低于民间融资利息。产投小微成立之初,助贷业务执行12%的年利率,利随本清,按天计收。2017年5月,产投小微主动下调利率,对助贷业务实行分段定价:助贷期限在15天(含)内的业务利率从年化12%降至年化10%;助贷期限在15天以上的业务利率全段均按年化12%的标准执行;具体利息按实际用款天数计收。此举帮助小微企业进一步降低了融资成本,体现了国企的责任担当,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提供贴心服务。制定《提升助贷业务服务质量方案》,采取增设房产调查岗、取消助贷申请书、改造签约等候室等举措,增强小微企业客户体验。在业务办理中,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客户经理都到企业上门调研;对部分不能及时到公司签约的客户,业务人员均坚持上门签约;由公司业务人员负责联系银行、担保公司,做好信息沟通,省去贷前调查和办理抵押手续的大量时间,简化借款手续,放款时间缩短为2至7天。在公司开展的满意度调查活动中,客户连续多年对公司的综合满意度为90%以上。


多方加强合作,拓展帮扶范围。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五年来,公司与蜀山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新站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受托运营蜀山、经开、高新、新站4区共计1.14亿元的续贷过桥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双创”资金0.5亿元;省、市财政累计划拨助贷资金1.3亿元,扩大了助贷资金规模,增强了服务能力。二是保持与银行、担保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各大银行、担保公司的沟通,主动上门对接并达成共识,目前与全市范围内28家银行、10家担保公司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通过多方加强合作,产投小微2016年就实现了合肥4区4县及巢湖市的业务全覆盖,对促进区域一、二、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助力了小微企业的起步和成长。


积极宣传推广,扩大企业影响。产投小微员工深入园区、协会、展会,向广大中小微企业精准推送帮扶政策,介绍公司相关信息。通过调研走访、口耳相传方式,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客户来源和渠道,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助贷过桥服务。《合肥日报》、《合肥产投》等多家报纸,合肥市财政局、金融办、国资委等网站对市级资金运作平台——产投小微的亮眼成绩进行宣传。


四、逆势突破,跑出助贷加速度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与金融机构相关政策导致客户部分流失的双重影响,产投小微加强研判,提早谋划,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公司全员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分别以2.1亿、4.5亿、16.27亿、69.16亿的亮眼数字创下单日、单周、单月、半年助贷业务发生额历史新高,逆势跑出了助贷业务发展加速度。


按下“快进键”,早复工快复产。2月份,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保安全,一手抓复工复产促发展。在疫情防控严峻时刻,组织7名干部员工下沉社区支援全市疫情防控,连续作战44天。在延迟复工期间,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加强与市内各金融机构及有助贷需求的中小微企业的沟通交流,保证疫情期间助贷业务“不断档”。2月17日公司正式复工复产后,即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尽快步入正常轨道。


打好“主动牌”,推进业务拓展。受疫情影响,2月份公司助贷业务发生额一度低至2.55亿元,加之银行响应政府号召,面向中小微企业出台了到期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措施,对续贷过桥业务形成较大冲击。公司强化主动意识,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业务拓展。一方面逐一拜访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合作深度,推进合作协议续签;另一方面,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全体业务人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顶烈日、战高温、冒风雨,前往肥东、庐江、巢湖等地上门办理业务手续。


汇聚“新动能”,提高工作效率。创新业务管理模式,推动业务发展。对业务部门岗位进行调整,选拔骨干力量到管理一线,加大项目经理职数设置,实行业务区域“划片包干”,调动每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助贷业务流程,升级助贷信息化系统,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缩短审批链条,促使业务全流程精简高效。此外,为加强谋划决策与统筹协调,将原每两周召开的办公会调整为每周一次,公司风控、财务等部门集中力量,全员保障,密切配合。


扬帆破浪五载路,砥砺初心再出发。回顾五载奋斗历程,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画面历历在目;展望未来发展新征程,砥砺初心再出发的号角令人心潮澎湃。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沐浴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产投小微将顺应合肥改革发展大势,牢记初心使命,谋划新的举措,展现全新状态,向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稳定、便捷、优惠的助贷过桥服务,为合肥市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于谦)


分享:

回首页